平民经济学原理-1

发布:追蝶   时间:2006-7-25   阅读:951  

作者:康志平

第一章 经济学的原理
  美国人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就是先从叙述经济学十大原理开始的,所以,我们也从原理说起。
  曼昆的总结是:
  原理之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为了得到什么,就得放弃一点什么;
  原理之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原理之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边际量就是新增加的投入部分所带来的效用增量;
  原理之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人都是理性地追逐利益最大化的。
  原理之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一个人不可能生产出自己需要的一切东西。
  原理之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自由竞争带来最高的效率。
  原理之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变市场结果。——政府权力当然可以改变资源配置;
  原理之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创造财富的能力决定生活水平。
  原理之九,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这是自然的。
  原理之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暂交替关系,控制通胀会造成失业。
  对于曼昆总结的十大原理,个人看法是无一不是真正的经济学的基石。但是对照中国经济的格局,从见第一眼起就有点异样的感觉——异样在哪里,总说不清楚。最后,干脆来个痛快解决法——对中国平民经济学的原理来个重新捏造——说是捏造,是因为一个研究对象其固有的规律应是颠仆不破的,经济学也不会例外。但对于规律换一种说法,换一种描述总是可以的。何况换了中国的情况,要有新的内容加进去也不是不可能。
  根据这个思路,我就总结了中国平民经济学的八大原理。和曼昆先生一样,我也是以一贯之利用这八大原理解释中国经济现象的。
  (特别说明,这八大原理之任何一个也无一不是学自西方经济学专著,只是所取不同而已。本人只是复述经济学,决非创建新理论。)
  1财富的安全是财富增长的主要保证;
  2经营自由和财富安全一样重要,或者说是才能的安全;
  3有效劳动永远是国民财富的唯一的源泉和决定者;
  4追求高效率是人的本能,这是追求幸福本能的另一说法;
  5对于政府的决定或法律的规定,人们都是首先相信其合理性(政府改善市场结果);
  6富裕者和贫穷者自由交流,二者的差距缩短最快;
  7人们对于任何付出都希望有预期的回报;
  8货币作为财富象征的危险性。
  现在来分别解释这些原理
  1财富的安全是财富增长的主要保证
  意思就是说属于个人的财富,只有确定是个人的,永不遭受侵犯,一个国家、社会才能稳步发展。
  换句话说,如果属于个人的财富带有不确定性,可能朝夕之间另有所属,这种个人财富不安全,会导致社会经济不发展。
  这么一说,道理就明白了。——没有人会为了创造可能不属于自己的财富而去百分之百地努力。最常见的例子是,一个软件工程师如果知道他的心血会被窃盗而变得一文不值,那么他便不会有开发奇妙软件的动力。比尔·盖茨有微软成为首富,这是保障财产安全的结果,否则比尔·盖茨怎么能挣到那花不完的钱。
  这个原理我认为是经济学中最为重要的结论。贫困的国家往往是忽视了保护个人财产安全的结果,一个停滞的民族,也往往能归因于无法保障个人财产安全。过去中国的大臣跟皇帝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语道破帝王经济的要害——全部人民的财富都并非人民的真正所有,而是最终掌控在帝王手里。这种个人财富的不确定、不安全是中国几千年来无法突飞猛进的根源。
  这一原理详细阐述要在财富的来源部分说明,在此您只要记住财富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原理之一,并且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