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杉:央行模糊语句中的真实逻辑
发布:追蝶
时间:2006-8-6
阅读:58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刘杉
中国人民银行近来对政策工具品种“出人意料”的选择,让市场陷入迷茫,也让各界对央行调控技巧议论纷纷。
有学者撰文指出,央行这种违背市场预期的调控作法,不仅没有艺术性,而且增加了市场的盲动性和投机行为。
也许大家看惯了美联储的行事风格。在美联储连续17次的加息过程中,虽然人们常常无法从前任主席格林斯潘那含含糊糊、模棱两可的谈话中听到清晰的语句,但格林斯潘的货币政策观点依然为市场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认识框架和预期坐标。
无论格林斯潘语言如何含混,但他厌恶通货膨胀的政策主张,还是准确反映了政策选择的清晰逻辑,其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抑制通货膨胀,在抑制通胀与促进增长两难选择时,以抑制通胀为首选。在这个明确的货币政策框架内,格林斯潘所做的就是如何提高政策工具的运用效率。手指就动那么一点点,这就是他的价值。
由于市场对格林斯潘的政策主张很清楚,对美联储政策工具选择的逻辑很熟悉,所以,市场往往能提前摸到美联储的脉搏,也就能够提前采取行动,从而使美联储的调控目标更容易实现。
美联储的调控技巧让人神往,相比之下,很多人对中国央行的失望也溢于言表。
不过,人民银行不是美联储,周小川更不是格林斯潘。
人民银行不同于美联储,这是中国的制度安排所致。经济是否过热,物价是否偏高,人民银行难下定论。实行什么样的货币政策,使用什么样的调控工具,周小川也无法一个人说了算。
由于没有制定政策的独立性,所以也就别指望中国央行能够决策准确,出手迅速。这不是谁的错,这是中国国情。
中国央行也有自己的逻辑。在央行模棱两可的政策表达中,也贯穿着政策逻辑,只不过,在以稳定币值和推动经济增长为两极的政策区间内,其摇摆的目标更偏向增长方向。
央行最模糊的地方就是货币政策的提法。近年来,央行有个一成不变的政策主张,就是“稳健的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可以让人理解为,稳稳当当,四平八稳,一慢二看三通过。不过,“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不同的年份却有着不同的内涵。在“稳健”的幌子下,货币政策实际上有时偏紧,有时偏松。
央行日前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稳健”只是这篇文章的帽子,中心思想就是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但如何紧缩,使用哪种工具,顺着央行的逻辑,也能找出些答案。
这篇文章就经济形势分析到,“上半年,消费物价指数CPI还比较低,但二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对物价上涨反映强烈,对未来物价预期不乐观。当前在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尚不完善、消费物价低位运行的同时,房地产、大宗商品、股票等资产价格上升的态势比较明显,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社会需求偏旺的态势。总的来看,当前我国物价水平虽然基本稳定,但考虑到我国经济增长持续处在10%左右的高位,投资增长较快,再加上全球经济继续增长,整体通胀潜在风险仍需关注”。
显然,央行认为通胀风险已经显现。虽然话很婉转,但央行确实看到了居民对物价的不满,也看到了资产价格上涨的危害。
央行自己的逻辑是,通过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来抑制经济过热。通过扩大进口、扩大内需、降低储蓄率、人民币升值等手段,来实现收支平衡。
曾被学界强烈要求的加息,并不是央行看重的政策手段。
央行提出的政策主张将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放到了重要位置。无疑,央行找到了解决流动性泛滥的关键之点。但问题是,央行提出的解决顺差的办法,又有可能与抑制通货膨胀的目标发生冲突。
既然央行已然认识到房地产、股票等资产价格上涨反映出社会需求偏旺的现实,注意到了居民对物价的不满和担忧,那又怎能继续“扩大消费、降低储蓄率”呢?在目前条件下,降低储蓄率不仅无助于扩大消费,更会推动资产市场的价格上涨,这无疑又会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速度。
由于中国经济对外对内都存在着失衡,政策选择必须兼顾到内外两个均衡。如果政策手段使用不当,极有可能既解决不了国际收支不平衡,又会加速通胀步伐。
调整经济结构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而抑制通货膨胀则是急迫的任务。仅就货币政策而言,为了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和抑制物价上涨速度,必须使用人民币升值和提高存贷款利率两个手段。
下对了药,才能治好病。不能用治慢性病的药方,来对付感冒发烧。
期待看到中国央行清晰的政策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