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氓软件联盟发起人董海平:出来混总要还的

发布:追蝶   时间:2006-9-19   阅读:67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称NBD):请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

  董海平: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是由网友自发组成,不属于任何机构和商业公司,目前的组成人员包括发起人、原告、律师、网站维护人员及热心网友,是非赢利组织。联盟筹备从今年7月初起,现在有公开身份的成员30多人,不公开身份的五六十人。所有工作人员为义务志愿工作者。

  NBD:您作为发起人,从事这个工作的契机是什么?

  董海平:我之所以现在作为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的发起人,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我自己本身是流氓软件的受害者,经常受到骚扰,最严重的时候是被流氓软件入侵后硬盘格式化,丢失很多重要资料;

  第二,目前来讲流氓软件极其猖獗,他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每天都有某某公司号称我们的流氓软件装机达到几百万台、一千万台了,有一个互相攀比的心态。最匪夷所思的是,整个业界对这一现象是极其纵容的,所有人都在缺位,包括媒体和法律。

  马克思讲过一句话:“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之险”。流氓软件如此猖狂,甚至连知名大公司也涉足其中,不顾长期建立起来的企业品牌形象,完全是利益作祟。

  左等右等都没有人站出来抵制流氓软件,我一怒之下就出来了。

  NBD:你是怎么定义流氓软件的?

  董海平:流氓软件在我们网站上的定义是,恶意广告软件、间谍软件、行为记录软件和捆绑软件。它的表现有几个共性:第一,未经别人许可;二是无法卸载,或者无法彻底卸载;三是通过后台程序搜集个人资料;第四未经许可发送广告或者其他信息。基本上是表现在这几个方面,都被我们定义为恶意的流氓软件,这样的公司均在我们的诉讼名单之中。

  NBD:联盟将来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董海平:短期目标是通过我们个案的诉讼,号召全国的网友在各地展开诉讼,形成一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第二个阶段的目标是想通过诉讼引起相关法律界人士的注意,促成相关法律法规的尽快出台。

  NBD:你们计划当中会起诉多少家这样的公司?

  董海平:我们会通过前期的起诉名单号召更多的网民和原告,在各个地区对各个案件进行不同的诉讼。目前来讲我们保存的大概有二三十个公司的资料,计划以每周起诉1至2家流氓软件厂商的速度将国内130多家主要的流氓软件厂商送上法庭。

  他们现在道歉不代表以前没事情,出来混总要还的。

  NBD:请问您是从事什么工作的?

  董海平:法律工作我不从事,目前我是一家公司的行政管理人员,但我更愿意叫自己为普通网民,以一个草根的身份出现,同恶势力作战到底。

  流氓软件成众矢之的 反流氓软件阵营扩大

  9月4日,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发起第一起诉讼以来,国内许多媒体对此事给予了报道。各大门户网站制作了反流氓软件专题,各类平面媒体推出跟踪报道。刚刚上线不久的联盟官方网站也取得极高的点击率。

  董海平介绍,联盟官方网站上线不久,就遭到幕后黑手攻击,造成主页面无法访问。联盟紧急发表声明,向具有正义感与高超计算机安全技术的网友求助,最终,网站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瘫痪之后,重新运行。

  同时,联盟也对此事做了证据保全工作,将追查幕后黑手,保留进一步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联盟利益的权利。

  两次诉讼经过媒体的报道,迅速成为热点话题,大量网友打来电话、发来邮件、在博客论坛发表文章对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的诉讼活动表示支持和声援。

  事实上,打击流氓软件的人士不断涌现:2005年7月13日,十大流氓软件上了北京网络行业协会网站主页上的“黑榜”;Alexa也曾大范围清洗国内造假的网站。然而,流氓软件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最恶劣的是一些流氓软件肆意收集个人信息,和黑客、小偷入侵没什么区别。这些流氓软件最初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用户习惯,以做广告和市场分析,后来,就成为一种盗窃。”董海平说,“一怒之下我们就站出来了。”

  据介绍,目前中国流氓软件联盟的行为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热情支持,各地的律师们也纷纷加入联盟。

  董海平说:“已有上海、广州、重庆、武汉、沈阳、天津、长沙等地的律师加入到我们的律师团。”网友可以通过联盟官网(www.94xyz.com)提供的方式加入到反流氓软件的阵营中来,共同净化网络环境,打造一个绿色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