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世代”的价值观

发布:追蝶   时间:2006-12-11   阅读:870  

来源:互联网周刊

  网恋、SOHO、单身贵族、丁克等词汇自上世纪80年代纷纷涌现,这其实是我们整个社会对反传统年轻人的一场正名化运动。十几年前的报刊、杂志中规中矩地称他们为“新人类”;2000年以后,网络媒体们开始用“新新人类”一词来标榜这一代人不断升级的思维。2001年初,由美国作家布鲁斯·图根(BruceTulgan)和卡罗琳·马丁(CarolynA. Martin)共同撰写的新书《管理Y一代》(ManagingGenerationY)正式将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的年轻人称为“Y一代”(Generation Y)。

  “年龄对这代人来讲已经毫无意义,从20世纪70年代到千禧年间出生的这一代人都符合‘Y一代’的标准”,《今日美国》在描述这一代人时写到,“所谓‘Y’,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状态和思维逻辑,没有特定的时间概念。如果一个出生在1976年的人也选择了这种生活方式,那他也应该被划到‘Y一代’的圈子里。”尽管在对“Y一代”定义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随着《管理Y一代》理论被世界各大主流媒体接受和不断传播,“那些出生在1978年至1984年间,并在2000年后成长起来,进入社会的一代人”还是被大多数人当作了划分“Y一代”年龄段的普遍标准。

  事实上,对于是以年龄还是以生活方式来定义“Y一代”上,从来都是各执一词。而在《管理Y一代》一书中,布鲁斯和卡罗琳也主张,“他们是这样一群人:自信和乐观;自由和目标明确;互联网和电脑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以‘酷’来评价教育;对正直的人另眼相看;以父母为参照,但不完全听从和效仿;在近5年内开始工作,在未来10年间将改变社会;他们处事生硬,头脑机智,有着反驳一切的冲动”,虽然在书的封面上赫然印着“1978~1984”,但书中还是模糊地写着“他们只不过是一群十几二十几岁的大男孩,惟一不同的是,要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他们。”值得一提的是,布鲁斯和卡罗琳在之前也曾出版过一本名为《管理X一代》(ManagingGenerationX)的新思维著作,但由于那些出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X一代”并没有在本质上达到突破,骨子里仍旧传统且守旧,“X”一词并未形成今天如“Y”一般的气候,“忘掉那段怀旧味十足的‘X’年代吧,这个时代是属于‘Y’们的”,在接受《商业周刊》采访并被问及出版前一本书《管理X一代》的感受时,布鲁斯半调侃地说,“我们期待‘Y一代’能够真正改变这个社会,打破旧规则。”

  以自我为中心

  彼得·哈里斯(PeterHarrison),22岁,开着一辆贷款4万多美元买来的黑色雪铁龙,每月还款900多美元;莎拉·登特(SarahDent)和艾丽西亚·赖恩(AliciaLane),都是22岁,一年内至少换了6个工作,理由基本都是因为与上司发生口角;海斯·桑切斯(HeathSanchez),22岁,服装设计师,年薪超过10万美元,与家人同住,没有贷款,无不良嗜好,只是所有的收入都用于购买名牌上……这就是“Y一代”的生存状况,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生活,他们寻求生活品质,但不会因金钱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工作可以,但不能影响自己的生活,没有人能够真正抓住他们的心,除了他们自己。

  “大部分钱都花在了穿衣服、去餐厅吃饭、看电影和听音乐会上”,《新闻周刊》毫不客气地指出“Y一代”的弊病,“这是一群自制力极差的年轻人,无节制地消费,习惯性地透支信用卡,每月负债累累。生活中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不懂得储蓄,对于房屋、汽车类的固定资财只租不买,经常性地更换工作,无端地辞职。很难想像这群年轻人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也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这是一份糟糕透顶的评价语,但这一定不符合“Y一代”们的审美观,更夸张的是,为《新闻周刊》撰写上述文字的记者同样是“Y一代”中的一员,25岁的凯瑟琳·弗莱明(KatherineFleming),一位不折不扣的超前消费者。当被追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代人的想法和生活观念如此另类时,《新闻周刊》编辑约瑟夫·卡塔扎罗(JosephCatanzaro)替她解释,“他们之中,除了极少数成功者之外,大多数人还无法让社会认可他们的能力,既然传统路线无法让他们迅速膨胀的虚荣心得到满足,那他们只有以各种理由的快乐和享受来寻求另一种精神意义上的共鸣。”虽然约瑟夫替这群新生代找到了理解的台阶,但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Y一代”仍然是一群饱受争议的异类。

  “人们对于我们这代人的理解还停留在怀疑和指责层面,他们害怕自己多年来尊崇的传统规则被推翻,当看到我们生活得比他们轻松和享受时,又开始认同我们的想法”,凯瑟琳说,“为什么我们会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因为我们需要改变,需要新的机会,如果现在没有,那我们就在明天将它创造出来。”紧跟互联网的脚步,这是“Y一代”共有的财富观,他们的偶像从微软变成Google、YouTube、Digg.com等,他们选择创业的项目是网站、无线技术、成立乐队、三维设计等这些聪明行业,在他们看来,创造财富的能力等同于创新的能力,谁有新点子,谁就有钱花。

  然而,当真正深入了解这一代人时,还会发现另一个奇特的现象,所谓的那些诸如“自制力差”、“缺乏思想”、“目光短浅”、“贪图享乐”的说法并不完全符合这一代人真实的状态。就像15岁的摇滚乐队歌手玛鲁特·安特麦斯(MuratUnutmaz)一样,他的生活写在澳大利亚《公告》(Bulletin)周刊文章“GenY”(Y一代)的开篇第一段,“玛鲁特的全家人都吸烟,叔叔酗酒,哥哥吸毒,他完全处于一种边缘状态(StraightEdge)”,但当众多老牌成人乐队以堕落和反叛自居,并哗众取宠大出风头时,他还是立场坚定地将毒品和性排除在自己的音乐之外,“我希望拥有一个健康的环境,不止是我的音乐,还有我的拥护者。我们需要宣泄,但不能毫无节制地泛滥。”显然,通过互联网,“Y一代”们拥有更多机会去接触外界,但他们并没有被混乱的信息冲昏头脑,相反,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要比其前辈们强得多,如同《连线》在评价“Y一代”时所说,“他们的处事方式的确很直接,直接得近乎幼稚,但他们眼界并不狭窄,甚至比那些老家伙们看得还远。”

  新一代驱动力

  以传统标准来衡量“Y一代”,根本不符合这个时代,如果站在商业角度上,“Y一代”所带来的影响和蕴涵的潜质将是无可估量的。来自各大商场和购物中心的数据显示,那些经常购买品牌产品和新产品的消费者有近一半来自“Y一代”,他们对产品的要求很明确,时尚、品位、个性、新颖、档次,商家们也更愿意为这一特定人群推出特别的产品。“这是一群对价格相对不敏感的消费者”,《商业周刊》评价道,“当他们看到广告中的新产品时,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去购买广告中的产品,价格高低并不会影响他们的热情,有时价格越高,他们的购买欲反而越强,一种纯粹的逆反心理。”

  他们喜爱的品牌不再是Levi’s、耐克、阿迪达斯等,他们会说,“这些品牌已经过时了,一点儿品位也没有”,他们会选择Mudd、ParisBlues、InVitro、Cement之类几乎没人听说过的品牌,那样才能显示出他们与众不同。据统计,“Y一代”仅每年更换手机的平均频率就超过3次,在商家眼中,如此强势的购买力就如同是一座座等待开采的金矿,驱动着一件又一件的新产品迅速问世。专门负责研究年轻人消费状况的LifeLounge调查公司总裁戴恩·阿佩(DionAppel)表示,“这群‘Y一代’不光拥有可自由支配的金钱,而且更愿意为享乐和体验去消费。”根据LifeLounge的调查数据显示,每年“Y一代”的消费数额接近450亿美元,在2006年年轻人消费统计中,旅游消费为140亿美元,娱乐和外出消费为118亿美元,服装消费112亿美元,体育消费52亿美元,音乐消费22亿美元。在冲浪用品店打工的海莉·奥萨利文(HayleyO’Sullivan)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她每年的收入大约在4万美元左右,出国旅游是她惟一的爱好,如今她去过的国家已超过30个,“我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这样我就有更多可支配的收入。相比于买房和车,我更愿意将钱花在旅游上。”

  根据LifeLounge的调查报告,在“Y一代”中,每星期上网超过10小时的人数为21.1%,而每星期看电视超过10小时的人数仅为17.7%,“这一代年轻人更喜欢挂在MySpace或Yahoo社区上,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少。”

  “无可厚非,‘Y一代’影响力的不断壮大为整个社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有人看到了危机,也有人看到了机会”,《商业周刊》在《身边的Y一代》中写道,“这是一群潜力巨大、能量惊人的家伙,现在他们还很年轻,很稚嫩,但也许5年或10年以后,他们就会突然站出来成为这个世界的新主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