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游戏大佬的“原创梦”

发布:追蝶   时间:2007-2-3   阅读:710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罗曙驰

  受访人:成都斯普软件、天府软件数字媒体产业集团董事长徐伟

  42岁的徐伟,在中国游戏业已打拼了15年,最早因为爱音乐而走近游戏制作,然后是带团队,最后自己做老板。他的信念是,游戏娱乐需求是人类永恒的本能,不同的只是载体或游戏规则。

  偶然转型

  音乐人搞起了游戏

  早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的徐伟,如今仍是川音兼职教授,定期教孩子们小提琴。

  上世纪90年代初,徐伟从著名音乐学府“李斯特音乐学院”留学归国,偶然被介绍到一台资游戏研发公司做游戏音乐,6年间为30多个电视游戏和两个电脑游戏作过音乐。同样也因偶然,他在中国第一款动作游戏《西天取经》中成功进行了市场运作,因而进了管理层。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这个让他“受尽折磨”的行业。到今天,徐伟率团队已开发了100多款电视游戏,其中包括《西天取经》、《三国英烈传》等;20余款电脑游戏,当中就有家喻户晓的《隋唐争霸》、《花木兰》、《青蛇》。1998年,他在成都创建了斯普软件。

  徐伟的音乐素养给他带来了很多创业灵感。2005年7月,“三毛”诞辰70周年,开发出“三毛欢乐派”网络游戏的徐伟在成都搞了个非常有特色的发布会,用70人规模的交响乐团现场演绎了三毛原创游戏音乐,徐伟的小提琴独奏让人惊艳。

  果断执政

  发起游戏娱乐“母舰”

  多年来,徐伟和所有游戏开发者都遇到了共同难题:单机游戏盗版泛滥。与斯普软件同时代的很多中小软件都烟消云散了。为了生存,徐伟被迫最早在成都开展游戏外包开发,承接一些二手海外订单,以规避一点风险。

  令人喜出望外的是,当初小打小闹的外包,如今正在成为国际潮流,外包订单从欧美日韩大量流向中国。在这一背景下,信产部、商务部等陆续出台利好政策,去年,首批成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的成都市更明确提出了力扶数字娱乐产业的大政。

  聪明的徐伟岂肯放过此等良机:“做同一款游戏,美国人要花1000万美元,而在成都只要500万人民币就能拿下!做外包,比的就是低成本和制作能力!”

  这一次,徐伟不想单打独斗了。2006年底,在其发起下,以斯普软件为核心,成都九家数字娱乐产业优势企业联手,组建了“天府软件数字媒体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目标是西部最大的数字娱乐外包集团。根据规划,“天府”今年的产值将是去年的3倍,2010年,达到10亿元的规模。

  软件外包

  成都游戏获国际“绿卡”

  在徐伟的影响下,世界级游戏巨头把目光盯向了成都。世界最著名的赛车游戏开发商英国优特力今年1月与斯普软件达成合作,在蓉共同成立专事赛车游戏制作的公司,这是欧洲数字娱乐业首次以合资方式入川,成都也成为优特力的海外创作基地和进军中国的跳板。英方将在未来投入1000万元人民币,双方合作的《爱车大改造》已进入美国。

  微软也于去年开始在“国家动漫游戏振兴基地微软游戏技术平台”中,扶持斯普软件开发视频游戏《极限网球》,这也是中国西部游戏业入选的唯一项目,预计今年就会通过微软渠道发行海外。这一系列动作意味着,“成都造”游戏已获得全球游戏业颁发的“绿卡”!

  “中国游戏正在成为主流产业,它最终将面对全球市场,我们就是要把中国文化的精髓传播出去,微软之所以看上我的项目,就是觉得我们在人物设计和玩法上很有中国特色,但全世界的人都能接受。”徐伟认为,中国游戏的“大国梦”一定能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