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经济与后现代化道路
发布:追蝶
时间:2007-3-4
阅读:634
来源:杨培芳 http://yangpeifang.blog.sohu.com/
美国诺奖得主舒尔茨认为,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有钱人该有的东西都有了,穷人想买的东西又没有钱买,这样下去的结果,经济将会停滞,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究竟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有两种解决思路,一种是传统的解决思路,就是先鼓励富人创造财富,等富人足够富了之后,通过收税,捐赠,经济学叫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来反哺穷人。还有第二个思路,就是利用信息通信直接提高穷人素质,让他们自己创造财富。实际上,舒尔茨在讲话里也谈到,穷人为什么穷?主要不是穷在土地和资源上。因为越是贫困地区,土地是人均占有土地量就越大,资源也不稀缺。比如说新疆沙漠地区,地面上很穷,但是地下有大量的宝藏,也不是资源问题。舒尔茨认为主要穷在是劳动素质低下,一是教育落后,二是信息闭塞。我认为信息闭塞的问题比教育更急迫。
怎么样才能更快提高农民的素质?我们不能沿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的办法,应该考虑一个后现代化经济的办法。至于什么叫后现代化经济,简而言之就是超越工业社会的经济模式,直接采用信息社会的经济模式。也就是利用信息通信网络直接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让贫困人群自己去创造财富,这才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当然有的学者也不同意,说西部比较贫穷,温饱都没有解决,哪里有钱搞信息通信。还是要按传统办法,大量办五小工业来得快。
去年我在山西考察,一个村庄办了一个网站,农民上网可以知道全国的蔬菜行情。而且知道他应该种什么,不应该种什么。最后选择种胡罗卜,结果胡萝卜销到新加坡和日本,一下子整个村子富起来了,尝到了信息化的甜头。他们说不是网络找到了我们农民,而是我们农民找到了网络。农民利用网络的能力和对网络的认识高度是我始料不及的,非常了不起。我觉得这是农村信息化的一个难得的契机。下面我就想针对我们目前所处的大的经济环境,来看一看西部通信和农村信息化究竟该怎么搞?从思想理念上能不能够理出一点新的思路。
一、传统生产方式不可持续
80年代初期,我国经济存在三大瓶颈(能源、交通、通信),20多年过去了,能源更紧缺,交通更拥挤,只有通信解决最好。这时候却产生一个悖论,有人说,通信为什么发展这么快、这么好?说明有市场,现在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种认为则认为通信发展太快了,现在应该放一放,优先解决能源和交通问题。 更有人提出我们不能超越工业化阶段而搞信息化,这样会给中国经济带来灾难。还是应该补上发展重化工业这一课。
现在的中国究竟最缺的是什么?大家工业社会最重要的资源就是能源和钢铁,1958年大炼钢铁,毛泽东认为,我们国家只有有了钢铁,国家才有实力。于是全民炼钢,全年才实现1700万吨的目标。现在40多年过去了,我们的钢铁产量世界第一,2005年我们的钢产量3.4亿吨,超过了美国两倍。中国能源产量世界第二,但是中国单位GDP的能源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我们大粗钢积压,细钢还要进口。
反过来,通信的发展很快,网络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一,网络装备水平也是世界一流,但是,综合信息化程度很低。通信是为信息化服务的,中国统计局曾经搞过一个信息化指数排名,在30个国家中国排27名,比印度要好一点,最后一位是埃塞俄比亚。我们信息化所占的比重还是比较低的。总体上来看,三大资源是“信息”,“能源”、“物质”,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有很深层次的含义。
二、走出三个认识误区
第一是市场原教旨主义误区。有人说电信跟其他行业一样,只要完全敞开竞争,就搞上去了。政府可以下一个红头文件,上面写明白,谁经营电信都可以。持这种观点的人并不知道,电信包括互联网在内具有一定的公共特性,这个行业只能是有效的竞争,不能充分的竞争。如果按市场原教旨主义,就是你死我活,企业自身利润越大越好,最好是把用户的钱能掏的都掏出来,实际这是不理性的。还有人说,经济学没有公平和正义,只有达尔文主义,一切都是利益较量的结果,甚至有的运营商请了一些所谓的营销大师,讲市场竞争的36计,什么声东击西计,偷梁换柱计,瞒天过海计,还有美人计等等。实际上是在糟蹋市场经济。
第二是回归垄断的认识误区。有人认为电信只有回归垄断才能提升竞争力。我国有的专家提出来,如果中国每一个行业都剩一家公司垄断,中国在世界上的竞争实力会是最强的。实际上是行不通的,电信行业上百年的实践已经证明,垄断的结果肯定是侵害社会福利,而可竞争理论和有效竞争理论更适合电信行业。
第三是运输经济学的误区。长期以来,电信网络的设计、规划甚至科研都是按照工业社会运输经济理论,围绕如何节省线路、节约设备带宽展开的。现在线路成本变得非常低廉,还有没有必要拼命去节省带宽设备。更没有理由按照传输距离和业务量来收费。
三、网络经济是大众经济
我国通信发展已经出现两个失衡,一个是中东西部的区域失衡,一个是城乡失衡。农村百人固定电话普及率仅有城市的1/4,移动电话普及率估计只有城市的1/6,上网的普及率大约只有城市的1/8,数字鸿沟非常明显。能不能缩小数字鸿沟,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网络经济是服务大众的经济。它有几个重要定律是其他行业没有的:
①摩尔定律,就是计算机的芯片集成度18月翻一番。②吉尔德定律,网络的宽带六个月翻一番。③梅特卡夫法则,网络价值与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
由于这些网络规律的作用,将使整个社会经济从富人市场过渡到大众市场。工业经济的基础资源是钢铁和水泥,信息经济的基础资源是沙子(硅)和信息。物质产品的成本是随着量的增加是上升的,信息通信的成本曲线是单调下降的,使用量越大,单位成本越低。从整个世界来看,将来社会再进步,70亿人不可能都拥有私人汽车和豪宅,更不能都去打高尔夫球,因为没有那么多资源。但是人人都应该有手机,都应该能上网,因为它不受稀有资源的限制。
最后我认为企业必须变革的传统经营理念。一是企业目标要从利润最大化过渡到价值最大化。只有为社会创造了最大价值,才能实现企业合理利润,而不是你赚钱越多越好,这就叫理性经营。二要从经营者主权过渡到消费者主权。随着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从盲目到理性过渡,经济学的经营主权论必然要向消费主权论过渡。三要从对抗性竞争发展到合作性竞争。四是从跟进市场过渡到发现和开拓新的市场,使得我们的竞争和发展更理性,更加符合科学的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