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产泡沫将比当年的日本更严重
发布:追蝶
时间:2007-4-27
阅读:609
来源:搜狐博客 周天勇 http://zhoutianyong.blog.sohu.com/
观点1:“2.27”暴跌源于对未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走向的一个预期
主持人:周老师,大家都认为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2月27号中国股市出现了十年没有出现的暴跌,您觉得这跟中国宏观经济是不是多少有些联系呢?
周天勇:我想这次股市的暴跌,可能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人们担心两会以后,房地产会不会进一步紧缩。
第二,会不会出台更进一步的货币政策。
第三,发改委对投资规模扩大,要进行控制。
第四,信贷总量还是比较大。
而且年前也有担心,说06年股市上涨太快,特别是春节前很多人赚了钱。春节以后,有一些赚了钱的,就说我干脆把钱抽出来。在这样的预期下,我们觉得这么几种心理作用导致了这个股市的猛跌。
我个人觉得暴跌不是国民经济的实体出现问题而引起的,而是对未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走向有一个的预期。
主持人:或者某种意义上是实体经济走向的一个预期?
周天勇:当然,国家宏观调控也会影响到实体经济。
观点2:股市暴跌对实体经济影响大小取决于银行信贷资金入市规模
主持人:一般而言,股市的暴跌,股市泡沫破裂,或者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的话,会不会与实体经济有些联系呢?
周天勇:楼市当然和银行的关系很密切了,因为房地产的按揭贷款是一个。楼市下跌得太厉害的话,一个就是房地产商的贷款,在金融体系中会形成坏账,这个坏账比例会不会很大。至于股市泡沫破裂,如果全是投资者自己的闲钱,自己的自有资金不是通过银行贷款炒股,这样对金融体系,特别是信贷体系影响稍微小一些。如果说股市的资金和银行的关联性很大的话,也会形成银行坏账。所以,楼市下跌的影响是最大的。股市下跌主要看信贷资金入市的规模,国家规定说信贷资金是不能入市的,实际上信贷资金通过各种变通的办法入市。
主持人:所以春节前后大家都在传银监会在查违规资金进入股市的问题,也在防范您所说的风险。
周天勇:违规资金要看多少能管住,因为变通的办法太多了。实际上,你能管到什么程度,问题在这儿。比如说我是一个个人,我在银行按揭贷款,我用自己的的钱炒股,你说银行借贷的资金是买房子了还是炒股了,这说不清楚,但是形式上是多种的。
主持人:我们要防止中国股市有一天泡沫破裂的话,会导致银行体系出现危机,就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尽可能不要让银行违规资金进入股市。
周天勇:这是尽量堵住,绝对堵住难度太大了。
观点3:融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主持人:美国有这样的经验教训,1929年股市崩盘造成经济大萧条,就是因为大量银行资金进入了股市。1987年股市崩盘,对经济没有什么影响,因为银行与股市已经有相应的“防火墙”了。这次中国“2.27”的暴跌引起了美国股市的暴跌,美国华尔街投资人有一种说法,他们担心中国经济出现的变化会进而影响美国的经济。您能不能谈一下美国经济和中国经济互动的关系,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吗?
周天勇:我们整个GDP对外贸的依存度越来越高了,就是说中国经济和国外的关联越来越密切。我想这是一个因素。
第二个因素,实际上由于我们WTO,去年有些承诺到期了,银行、金融体系慢慢开放了,而且我们现在汇率机制改革以后,货币在逐步放开。这样它的金融体系在逐步地和全球接轨越来越密切。这是第二个密切程度。
第三,整个世界经济是亚洲经济带动的,亚洲经济主要是中国和印度,而且中国更加强劲。所以中国经济一有风吹草动,因为他投资这么密切,出口这么密切,资金流这么密切,肯定会有一种关联。
第四,假如中国的实体经济,比如说楼市、房市有问题的话,会影响到国外的资金在中国的获利。
第五,实体经济受到影响的话,比如说对美国的贸易出口,对他的需求会受到影响。所以,“2.27”股市的波动引起全球其它股市的波动,这说明了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关联度越来越大。原来人家股市跌的时候,我们在涨,人家在涨的时候,我们股市还低迷着。现在来看,这种封闭性越来越在互通。“2.27”是这些经济关系心理上的反映。比如说中国股市下跌,就说中国经济会不会出问题,其它股市也会有反映,是这样的关系。 中国经济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
观点4:假如美国出现严重经济衰退,中国生产过剩就会比较严重
主持人:您强调融入的问题,我们还关注互动的影响。比如说“2.27”是中国股市先跌,美国股市后跌,中国跌了8%,美国股市跌了4%,前天美国股市跌了2%,中国股市也随之下跌。您觉得是中国经济对美国经济影响大,还是美国经济对中国的经济影响大?
周天勇:我觉得影响都很大。从中国经济对美国经济来看,中国很多产品需求在美国,如果中国经济出问题,对美国的需求会有影响。这是第一。中国经济下落,可能对美国一些产品的需求,比如说经济、技术需求会有影响。而且中国经济一旦下来的话,美国在中国的获利资金的风险、利润率都会受到影响。我觉得他俩会是这样的关系,都互为影响,美国影响中国的,还是中国影响美国的性质是不一样的。他俩是分工的,互补的一个东西。
主持人:从程度上来讲,表现出来的话,谁对谁的影响大一些呢?
周天勇:我觉得这不好说。不好说的原因是什么呢?比如说中国的经济下跌,会对经济、技术有所影响,美国境外获利资金受到影响,都受到影响。美国的经济出问题,那么中国的生产过剩会更加厉害。影响得出的问题不一样,它肯定是互为影响的。
主持人:假如美国经济衰退,对中国的经济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周天勇:美国的经济衰退会对中国的贸易出口有影响,因为国内需求总是不足,那么生产过剩就会比较严重,和出口关联的企业在银行的信贷部分就会恶化。生产过剩导致生产体系的损害,会产生这些问题。
主持人:这对GDP的影响有多大?
周天勇:这里面也有关联性,因为国内的需求是出口工人造成的,在出口加工企业里面劳动的这些人,出口的时候还需要一些原料,国内的原料企业会有萎缩,这是原料造成的,还有一些关联引起的增长性损失。
主持人:上次我跟您探讨过,中国有没有可能出现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可能。现在我把这个问题跟您继续讨论。美国经济衰退的话,会不会诱发中国经济衰退的严重程度。
周天勇:美国经济衰退的话,衰退到什么程度,如果衰退的不是很严重,我觉得影响也不会太大。第二,除了美国以外,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能不能找到增加替代的市场,比如说欧盟的市场,或者第三世界的市场,这样可以分流一下出口,出口的结构可以改变。来避免美国经济衰退引起的影响。 如果美国衰退特别深的话,肯定会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就会有中国有可能出现生产过剩的问题。
观点5:贸易顺差能否减少并不取决于商务部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了中国贸易顺差2月份达到了200多亿美元,这也是历史高点了,商务部说今年头号目标是把顺差减下来。
周天勇:顺差能不能减下来不取决于中国的一个部门。因为是一个经济流程。整个机器在生产线上运转的话,肯定要有一个出口。出口无非是两大出口,一个是国内消费,一个是出口。国内消费不足就可以加速出口,可以通过振兴国内需求把它消化掉就完了,不会使整个经济流程有点梗阻。现在问题是,你压顺差要么你就扩大进口,扩大进口关键就是美国有什么东西给你?你是不是大量进口美国农产品,美国是不是把技术的东西给你。美国无非是这两样东西,农产品不能进来,要不然对中国农业损害大,如果你不想进来的话,对贸易顺差的压力就比较大。刚才说的是进口,你从美国没有什么东西可进,那就减出口,减出口就要国内消耗掉,要不然机器开工率不足,开工率不足,财务成本就提高,还有一些机器折旧等等,企业就会有亏损。我觉得这不取决于政府的意志,它取决于国内能不能进口,需不需要进口。美国能不能把那些东西卖给你。这边国内的消费者能不能减少出口,把你剩下的东西消费掉,取决于这个。
主持人:正因为这样,我们觉得问题挺麻烦。中国的内需迟迟启动不足,三驾马车内需老是起不来。如果我们再把外需降下来,中国国内的生产过剩问题会不会尖锐?
周天勇:可以增加工资或者国家提高社保。但是有一个问题,增加工资或者国家提高社保,工资成本会提高,就相当于人民币升值,相当于人民币升值以后,出口就有一定的减少。问题是工资增长和社保增长是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还是劳动力需求小于供给的情况,如果是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增加成本,经济是顺的,就是说我增加工资,增加社保,不会造成大量的失业和减人。如果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的时候,你要增加工资,要增加社保成本的话,企业就会千方百计减少用人,这样消费就减少了。消费减少,那方面减少出口,这方面需求降低,还是过剩。
主持人:我想到您上次说的问题,如果真正减少内需的话,就应该把失业率减少。
周天勇:消费决定于收入,收入决定于失业率降低和增加工资,比如说你现在没失业,你工资从1000块钱提高到1200,你的工资水平增加了。第二,我现在闲置的劳动力就业了,工资也增加了,这样才算增加,但是就业决定于企业的需求,而且和企业的要素结构有关系。国家中小企业在要素结构中劳动的比例大,资本的比例小,这样的情况下,它对劳动力的需求就强劲。强劲的情况下,这个国家的工资增长才能快,失业的人才能少,这样的需求才能旺盛。我觉得日本、韩国、台湾为什么高速增长期工资增长非常快,失业率非常低?就是靠中小企业。如果国家是靠大企业,比如说钢铁、电站之类的,还有石油,这类资本密集型企业。大型企业制造出来产品一定要由劳动密集型的工资购买掉,这样国民经济整个流程是顺畅的。我们现在资本密集型企业增长太快,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增长太慢,这样工资增长太慢,失业率过多,构成不了大的加工企业,如此下去就会导致生产过剩。
观点6: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并存,资产泡沫危机与生产过剩危机并存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危险
主持人:您刚才在担心中国未来会不会出现生产过剩型的经济危机。前天我们跟左小蕾老师讨论,他说未来最大的经济危机是资产泡沫型经济。您觉得这两种危机最有可能发生是哪种,这两种经济危机有什么关系?
周天勇:一般经济学上讲,出现通货膨胀的时候,不应该出现通货紧缩,一个经济体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第二,我们国家的经济流程有什么特殊性。特殊性是什么呢?就是说居民收入、支出是有流程的,第一个分岔点是消费、储蓄,储蓄的第一个分岔银行、投资。投资保险、股市、楼市还是投资中小企业创业?或者小的古玩、集邮、黄金,可能还有其它的投资,类似保值的东西。有一些分岔点,分岔点在合理的经济体的情况下,流程都是合理的,还有投资楼市、投资保险,,但是经济总体上肯定会有一些大的分岔,一个是楼市、股市、保险,还有投资创业,就是创办企业。任何一个大的分岔的梗阻对经济都是有影响的。比如说分岔里面没有股市,没有资本市场,那么你的一切资金就是银行了,银行再贷款给企业,企业从资本市场上融不到资,那么企业的负债率就很高,资本的比重就很低。这种企业风险是很大的。比如说所以创业不行,比如说我投资办一个小餐馆,或者小咖啡店,这类不行的话,这部分资金梗阻不行的话,就会向别的地方流,你把创业资金卡住的话,而且中国人保险意识也比较差。他就会流向楼市和股市,你要打压楼市,股市就起来了,打压股市,楼市就起来的。资金总要找一个渠道。
主持人:资本总要去追求利润?
周天勇:对。资金不能流入创业市场、创业领域,资金只能流向楼市和股市,会导致这两个地方的泡沫。所以中国经济流程的奇怪就奇怪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很多经济学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我觉得西方经济的分析,经济流程的理论,到中国来,要仔细分析中国的这些渠道,把这些弄清楚你才知道为什么,才知道原来是这么回事。我刚才讲了收入第一个分岔是储蓄和消费,储蓄的第一个分岔是银行、保险,投资办企业、股市、楼市、古玩这些。现在把最主要的渠道不畅,就会流到别的地方去。这样就会导致别的股市楼市的需求是不正常的,需求不正常,需求大于供给就会形成泡沫,远离它的价值。主持人:周教授这个观点很新颖,中国和别的国家不一样是两个危机的出现,一个是生产过剩,一个是经济泡沫,这两个危机很可能会同时降临。
周天勇:这两个同时降临不会,不确定的是不知道哪一个新发生,哪一个后发生。
主持人:两个会并存?
周天勇:这两个潜在地会并存。这和一般的西方经济学讲的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可能会同时存在,但是并不一定会同时爆发,有什么爆发的条件呢?比如说美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会诱导中国的生产过剩或者经济危机的出现吗?
周天勇:当然会,美国的经济衰退还会对中国的股市有关联。美国经济首先影响到的是中国的出口。
主持人:现在媒体上也好,也在关注资产泡沫型危机的出现,我们中国怎么样防止资产泡沫型危机的出现?周天勇:我觉得最主要的是把投资创业那块的渠道打通,渠道打不通,股市楼市的那两股的资金流是非常大的,如果你不分流的话,它的总是有这样的问题,比如说我想办一个咖啡馆,我想开一个企业,这样资金流就变了,就会缓解股市楼市的压力。当然经济学家看到的是那样的问题。那是经济学家的观点,我的观点是经济学家一定要看到经济的大势,大的框架,而不是具体的哪个渠道。你老从具体的某一块中寻找出路的话,有时候是找不出来的,因为它是关联的。所以,我想首先要分流资金渠道,打通投资创业渠道。
第二,要防止信贷资金进入股市,要想更加成熟的办法,借鉴更加成熟的经验,要加强监控,因为股市一跌的话,在银行形成大量的坏账就是很麻烦的事情。当然还有上市公司的效益、质量,这些都是基础性的东西。再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要处理好股改以后集团公司和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性,财务分离以后,可能上市公司,有些集团公司还不了帐,给银行带来坏账。这也是比较大的问题,如果经济还在成长,这块的麻烦也不是太大。
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两个,一个就是鼓励创业,资金分流。二是信贷资金不要进入股市。同时防止国外的非法资金进入股市,炒股市。
主持人:您说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现在不是鼓励创业的问题,我们发现一些企业的资金正在流向股市,那些企业好象私营企业,民营企业觉得在自己行业里挣钱太难了,利润率太薄了,于是他把生产资金拿到股市来了,和你说的正好相反,您是鼓励创业,那些创业资金却在往股市里流。
周天勇:实体经济的环境不好,可能税赋很高,收费的负担很重,各种费很高,公关成本很高。再加上国内需求不足,它的利润空间很少,一看股市炒利润这么大,他当然要进入,资金会追逐利润的,所以我认为肯定会有影响。
主持人:我们谈一下资产泡沫的问题,这两年首先是房地产泡沫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去年年底今年年初股市泡沫又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您认为中国这两种泡沫有可能哪个泡沫先破裂?
周天勇:这个无法回答。
主持人:都有危险?哪个泡沫更大?
周天勇:要看泡沫程度多大,还要看经济成长性如何,如果他总是成长的,这些泡沫也不会显现,如果控制得好的话,比如说把创业资金流程分开,国家采取一些措施,而且房屋的需求持续,不间断。这种情况下,虽然有泡沫,但是不破裂。如果不注意有可能会破裂。泡沫破裂实际上是坏账的一种化解方式,坏账的化解方式有几种,一种是通货膨胀,存在银行的钱,企业贷过去,没有生产出那些东西,或者效益不好,这样形成坏账。坏账只有货币贬值,通货膨胀来化解,原来这个钱买一箱西红柿,现在只能买半箱西红柿,这叫化解了一部分,叫“温和的泡沫化解”,泡沫不破裂,不会形成很大的损失,东南亚危机是突然泡沫破裂,一下子货币全贬了,原来能买一箱西红柿,现在只能买四分之一箱了,四分之三箱的西红柿没了。这就是把泡沫转嫁给银行的坏账就消耗掉了。再调整,然后到均衡的点上。下跌实际上是震荡型的下跌。比如说我现在在3000点或者5000点上是不合理的。但是下的时候,停在2000点上是合理的,但是下的时候有一个冲击力,一下下到1000点或者700点,700点超过资产的均衡值了,比如说大家都不要股票了,其实这个股票还是很值钱了,大家都不要就偏离了资产价值,所以又开始回调。我个人觉得如果中国经济成长,创业资金这块渠道开始调整,“温和的泡沫化解”的还是有可能。比如说北京取消了两费,个体户的费,还有天津600块以下的营业额收入税不征了。这就像一个多米诺骨效应一样,原来卡的骨牌都慢慢顺着倒,老百姓就问,北京不收,天津不收,为什么河北要收?所以创业环境在慢慢改善。而且还有内资企业所得税的调整。这也是减轻你的负担。这种情况下,如果通过这些办法分流一部分资金的话,楼市和股市的泡沫会下降一部分。
我觉得不能轻言泡沫破裂,有这个准备,但是不能轻言。从中国整个经济的成长力以及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国家对股市楼市调控的监管,我想这样几种情况下,泡沫破裂这种情况最好还是不要发生,金融危机还是不要发生。
观点7:中国比当年的日本更容易形成泡沫,这是我们最大的危机
主持人:说到这里大家有一个比较公认的观点,就是人民币升值和流动性过剩可能是导致资产泡沫的诱因。那么您觉得中国只要控制住升值,比如说每年就升个4%、5%,就可以避免90%日本的资产泡沫破裂呢?
周天勇:人民币升值我觉得有很多办法,人民币升值是一个大的趋势,没有办法。因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按照购买力平价,你的东西价格低于他的东西价格,通过越来越多的交易,你的价格肯定要高起来,因为要达到平衡,这是一个规律。而且东南亚的本币在转型期间实际上升值了150%—200%,他从农业国家到工业化国家,比如说整个30年、40年,本币对外币特别是对美元升值了1.5倍。我觉得升值这是不可避免的 现在对付人民币升值,当然这只是一个趋势,你不让它升值是不可能的。关键是人民币升值过程中,不要对你的经济造成损害,关键是这个。他可能形成的损害是人民币升值过快,对出口可能会形成影响。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虽然人民币升值,但国内的工资和国外工资成本相差太大。
主持人:所以没有影响出口?
周天勇:对,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大。
主持人:所以大家担心人民币升值引起资产泡沫。
周天勇:人民币升值就要防止别人来购买你的“资产”,购买你的股票。这有几种的办法:一个扩大内需,出口减少,人民币升值的劲头就会下来。第二,你要调整你的土地成本,工资成本,加大强制性的社保,使人民币变相升值,这样抑制出口,替代人民币升值。这也是一个替代办法。第三,怎么样从你的货币政策方面。实际上央行的货币政策和汇率的都是联系的,如果相互协调可以减轻或者抑制国外资金的流入。第四,我们要应付国外的热钱,我们也有很成功的案例,比如说香港阻击战,而且我们的实力也是很强的。汇金现在这么多外汇,国家掌握的。这实际上在下一盘棋,棋盘的格局是怎样的?怎么动棋子?我觉得这是对我们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种“考试”。
主持人:我们如何防范金融危机,控制金融风险和金融安全的问题。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了这一点,我们关心的是中国要在这方面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迟资产泡沫的破裂,您觉得在这方面政府应该做一些什么样的工作,怎么样来协调和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周天勇:防范金融方面的风险还不光光是破裂,还不光是推迟,我们经济的安全增长不要出现泡沫破裂,泡沫破裂就是金融危机爆发了。我们希望不要出现这种情况。 这几年,从基础上看,我们银行改革,股权分置的改革,上市公司效益在改善资产质量在变好,国家对股市和楼市的密切关注,密切监控。这是我们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另外,经济不要大落。就像一个自行车一样,好自行车倒了也是金融危机,自行车虽然有点问题,但是你前 进它就没有什么问题,只要转着它就不倒。实际上国民经济就像自行车一样。关键是要持续地“转”,不要让它停下来。 我觉得中国的经济成长也看不出要跌到我们过去6%或者百分之几的程度,甚至93年跌到3%,我觉得好象没有这种迹象。从国家宏观调控来看,刚才我说了银行的改革,公司的改革等等质量在改善。另外,我们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技术、方式、决策、素质都在提高。
主持人:就是采用市场化的手段?
周天勇:对。而且央行对整个宏观经济形势有大量的研究,我们还是有大量的人才。再加上决策,我们的决策也是科学化、民主化的,总理看形势肯定要根据各方面的研究机构的研究结论,不同的结论来决定这个事,所以我觉得科学化、民主化在提高,水平和前十年、前二十年不可同日而语。另外,我们现在宏观调控的协调性,也就是央行、发改委、财政对外要“步调一致”,就是说不能光考虑国内经济政策。比如说美国的利息是不是增加了,日本兑付美元是怎么兑付的,对你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而且开放体系下要进行货币政策的设计,你的利息怎么办?汇率怎么管理?怎么让它变动?甚至你的存款准备金率,或者票据的贴现,国债的发放等等都和经济是有关联的,它是在开放的条件下设计。所以央行的宏观调控,发改委的的宏观调控,财政部的宏观调控,财政部不仅要考虑经济增长的影响,还要考虑经济增长流量的影响。我作为经济学家,认为这些宏观调控部门要协作,要步调一致,要能协同,在开放的经济体下进行宏观调控。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就是要提高我们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的宏观调控调控能力。“2.27”暴跌情况下,大家对政策有一个预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预期,就是国家要成立外汇投资公司,要发行2000亿美元的特种债券来购买央行的外汇储备,大家很担心这个债券一发,对市场的流动性会有很大的影响,会动摇牛市的基础,您觉得这个举措对资金的流动性,对股市的影响有多大?
周天勇:除了汇金公司发之外,其实每年还是有不少国债的,国债也在发。国家还考虑一些大型企业的企业债券。居民分流还有债券,比如说企业债,地方公司债这些。我觉得关键是看股市收益的比较。要看债券的利率有多,再一个是风险。我是投资者,一个是考虑风险、收益,二是我能不能变现。发债券会不会对其它的国债挤占他用的效果。同时,我觉得对股市肯定会有一定的分流,但是作为投资者不会把很多股市上的钱跑到债市上,尤其汇金公司,关键是他的利率有多高。我在股市上拿到的预期利率是多少。我想还是跟投资者的结构和利率有关系。如果利率比较高,很多国债的资金就会被他吸走了。当然,现在有一部分投资者不理性,但是我觉得很多人开始理性起来。就是我把握的资金做一个组合,比如说汇金公司的债务我买多少,国债买多少,保险买点,股市上投多少,股市上我是直接买股,还是买基金。这有一个组合。
结束语:危机爆发的导火索是热钱大规模撤离
主持人:最后在沙龙结束之前,请您总结一下观点,这个话题是从“2.27”暴跌来的,大家担心无论是国内的投资者还是国外投资者担心中国的宏观调控走势怎样,会有变化。我们中国的宏观经济看起来是繁荣景象,下面有没有危机?有危机的话?怎么样防范它爆发?
周天勇:因为现在中国的经济是成长性的经济。成长性的经济有几种因素保持“自行车转”。我认为一个是结构转型,农村人口转向城市人口,那么农村的建设,道路的建设,居民交通的发展,有些居民要租房子、住房子等等,这些都是整个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第二个发动机,我觉得人民要就业,就业要有企业,企业要有创业,虽然我一直认为我们的创业环境是比较恶劣的,但是现在就业这么大的压力下,政府开始意识到减少收费,减少行政审批。如果这个在逐步好转的话,那么整个创业、就业就会形成第二大发动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动机。这两个发动机是逼迫性的,不是我就要这么干,农民进城的形势是阻挡不了的。还有就业、创业的问题太大了。如果这两个发动机发动起来的话,整个经济就会好转起来,而且整个经济快速增长,这两个发动机不好是停下来的。如果这两大发动机不停下来的话,有些经济泡沫在成长中就会化解。比如说国有企业在整个银行中形成的坏账,随着经济的成长,随着好的资产,好的贷款,它的比例越来越小,它整个泡沫就会化解。
第二,我们决策者、我们经济学家,一般老百姓需要了解国民经济,需要看大势,需要看经济流程。经济流程是什么样的?我从我的观点看经济危机,你把创业资金渠道卡住以后,这方面的资金流进去得少以后,消费、就业率萎缩,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是下降的。另外,资金没有去处就会冲击股市和房市。这方面的危机是存在的,一个是生产过剩,另外一个经济泡沫。关键是疏导,如果疏导好了,我认为就不会出现问题,如果疏导不好就有可能发生问题。
主持人:就像格林斯潘当政期间一直提醒大家注意股市泡沫,他现在退休以后在提醒大家房地产泡沫的可能性。像您像左小蕾这样的经济学家一直在喊经济泡沫的可能性,大家就有了经济可能发生泡沫的意识。
周天勇:中国的股市和房地产比当年的日本更容易形成泡沫。这是我们最大的危机,日本的中小企业创业体系还是通的,在大量资金分流到中小企业创业的情况下,他形成股市和房地产泡沫问题。我们把资金渠道关得很小的情况下,股市和房地产泡沫是更大的。所以我们要提醒政府,提醒大家这方面的危机更大。如果我们把中小企业创业这个渠道挖开的话,这个危机比日本就更容易化解。
主持人:按照左小蕾的观点,这个危机更严重,是因为我们在金融大爆炸的背景下,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特别是中国市场,国际性资金过来的话,对我们市场泡沫的冲击就更大了。
周天勇:这需要国家出台一些办法,比如说外国人来这里工作就买一套房子。全世界都到中国来买房子,那就麻烦了,肯定是一场灾难。
主持人:非常感谢周天勇教授参加我们的访谈,您的精彩观点,我们相信能给投资者一些启发。我们希望借您的吉言,我们中国能避免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的破裂。
周天勇:我觉得中国的民族,中国的政府还是很聪明的,他有一种办法,他在学习,在借鉴,而且国外还有一些教训,有前车之鉴。中国总的来说,大家总充满希望,大家要冷静,政府的决策要科学,要顺应整个经济流程的大势来解决问题。
主持人:而且像您说的,我们有存在两种经济泡沫的可能,就是经济危机和生产过剩。
周天勇:对。
主持人:时间关系,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感谢周天勇教授,也感谢各位网友!再见!
周天勇: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