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发布:追蝶   时间:2007-5-27   阅读:575  

来源:北京晚报 苏文洋

  中国证监会一再对股民发出“买者自负”的警示。弦外之音当然是“万一倾家荡产了,可别埋怨政府主管部门”言之勿预也。

  亿万股民似乎有了“买者自负”的自信,又似乎根本没把“买者自负”的警示当成苦口婆心的忠告。

  难道是1996年、2001年的两次股市惨跌,让他们有了“买者自负”的教训,从此可以做一个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投资者,抑或投机者?

  曾经有经济学家把中国的股市比喻为赌场,现在的股民则干脆把股市当成史上最牛的一次“传销”。“一轮一轮往上炒,一单一单往下传”。股民个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击鼓传花。看最后花落谁家,鹿死谁手?”

  “散户前赴后继,资金如泉涌进,题材此起彼伏,消息漫天飞舞,信心一路爆棚。”有人惊呼:股市疯了。股民疯了。

  可是,当上证指数从2006年11月20日突破2000点到2007年5月9日突破4000点时,半年翻一番的指数,难道不是千年等一回的机遇?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的力量有一个形容:当百分之五十的利润时,人们就会铤而走险。中国的股民,如果说有人丧失了理智,那他们是被股市的赚钱之快、回报之高逼疯了。

  时至今日,恐怕提醒“买者自负”已经晚矣。“船到江心补漏迟。”何况是一艘“泰坦尼克”号巨轮?众多的新股民热血沸腾,在为最后一桶金而拼搏。

  前边的人已经挣到了,这是事实。越烂的股越赚钱,这也是事实。老百姓捏在手里的钱没地方投资,这是事实。存在银行里的储蓄,多年来是负利率,这也是事实。在这么多的事实教育下,你说他们把钱从银行搬出来买股票是不理智的选择?还是最明智的选择?

  股民并非相信泡沫不灭的神话。但是,他们相信下半年要召开“十七大”,明年8月要开奥运会,散户们自我激励:一定要用最好的成绩献上厚礼。据说,网络聊天室中,股市不败的想象空间已经放远到2010年世博会,而沪指的预测也有人喊出2008挑战8000点。中国经济今年以来的11%增速,更是从外部环境上给股民壮了胆子。李玉和当年唱道:“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亿万股民有几碗“好酒”垫底,胆子比天还大。“买者自负”,在他们眼中,天大的小事。

  这一轮中国股市的疯狂,有两个最鲜明的特点:一是令几乎所有中国头牌的经济学家目瞪口呆,他们只有等着“秋后算账”,充当“事后诸葛亮”,谁也没有成为股市的“弄潮儿”。二是牛市崛起比任何一个大国崛起来得神速,从来没有见过有这么多人民群众投机股票,在互联网的支持下,“村与村,户与户,连成一片”,散户在最短的时间里成为股市主力。

  众所周知,那些新开户的狂热股民,入市前的投资知识与风险教育几乎是零。他们完全是凭着那种“一不怕亏,二不怕死”的精神杀进牛市。网上一首股民歌曲《死了也不卖》,表达了亿万股民视死如归的心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的话,也许用在股民身上才最恰当。真正让亿万股民懂得天道好还、敬畏股市,仅仅用“买者自负”一句话是吓不倒的,主政者还要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