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专家=骗子+黑社会?
发布:追蝶
时间:2007-7-7
阅读:613
来源: 万物纵横(舒乔)blog
以下文章摘自某新浪BLOG:
我是一个高一女生的家长,去年暑假期间因孩子沉迷上网聊天,与陌生人频繁接触,本人教育不成功的情况下,不得不寻求专业人员帮助,这时有人向我推荐了一位当时颇为有名的“美籍华人教育专家”,此人60多岁,据称是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02年回到祖国发挥余热,在华中某著名大学任教,被称为“戒网瘾专家”,曾受过电视台、报社多次采访云云,一副不容怀疑的权威模样。
本人被其种种假象和花言巧语所蒙骗,先后两次为孩子报名参加此“专家”所主办的夏令营,总共花费近三万元,满以为会就此让孩子戒掉网瘾,然而当孩子回家以后,我却痛心地发现,一切非但完全没有改变,反倒是孩子的脾气大大见涨,动辄对家里人大发雷霆,甚至随意摔打家里的东西,这在参加那个夏令营之前是从来没有过的。
为此本人打电话质问该夏令营负责人戴某,此时的戴某一改先前的殷勤作派,对本人的问题不是置之不理,就是把责任都推在孩子身上,甚至对本人和孩子冷嘲热讽,最后竟干脆不接电话。至此,我才发现是彻底上当受骗了,三万多元的血汗钱,家长和孩子的宝贵时间,都打了水漂。
令人愤怒的是,此人至今已经用这种手段畅通无阻的行骗了5年,不知有多少家庭上当受骗,被掏尽了血汗钱,又有多少孩子被他的骗局所耽误,这其中固然有人们轻信的原因,但是那些为骗子推波助澜的媒体、机构,又该负什么责任呢?这个老骗子至今仍打着戒网瘾的旗号四处行骗,又该由谁来管???
无意间,在"中国网瘾研究中心"某人的BLOG里发现了一个相关留言,随后,我找到了这个BLOG的主人,阅读了其全文.虽然说这种文章并不是第一次见,但这次不同的是,在仅仅100+的低点击量下,居然有11个人回复了这篇文章共同反陶!
其中不乏有对网瘾问题非常关注的资深网友
比如二氯二乙硫醚就在回复中写到:
所以我们才要揭露陶丑的真面目,避免更多的人上当。
也有人发表了有关身边人经历的帖子:
深有同感,我一个同事也是给她孩子报的这个陶宏开的什么班,结果花了一万多块钱,一点效果也没有,她跟他爱人去找陶宏开理论,在门口被一帮东北人打得头破血流,等找到派出所,打人者跑的一个不剩,最后陶宏开说是我同事自己跟外面的人打起来,他不知情也不认识打人者,这事到现在还没结果。
我也是被陶宏开的夏令营坑骗过的,我儿子去年参加过陶宏开的班,花了一万多块钱,每天就是吃饭睡觉看录像,什么都没学到,一块参加夏令营的高年级学生欺负小孩,经常打他抢他钱,吃饭的时候故意把他饭碗打翻,他们也不管,弄得孩子给我们打电话哭个不停,我们去接他的时候亲眼看见一个大孩子从背后把他踹倒,我们当时就揪着那小子讨说法,结果陶宏开的手下竟过来对我们推搡谩骂,并声称是我们孩子先动的手,天哪,我的孩子才12岁,打他的那个小子至少十七八了,后来听说那小子家里有钱优势。
楼上周先生说的家长被打,我相信是真的,因为我们当时也是被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推搡威胁,要不是我们担心孩子安全,急忙带着孩子离开现场,还不定会出什么事,现在想起来,当初简直是把孩子往狼窝里送。(是说深有同感...那篇评论)
终于有人出来说句公道话了!
陶宏开坑害了那么多家庭,为何至今没人管,反而时有无良媒体替他大肆炒作,这后面大有文章。
(以上资料全部摘自 http://blog.sina.com.cn/taohonkai,与本人观点无关,还望大家多自行鉴别其真实性和可靠性,本人在此不对该问题多作研究与下定论.)
今天我想说的是,就本人的观点来看,某些"资深"戒网瘾专家的治疗理论确实存在问题.
这篇文章中,主要提到的是陶宏开的"营地"治疗法.其实,在我看来,这个治疗法或许可行的理论依据和"戒毒所"并没有太多区别,也就是让孩子离开网络一段时间,试图使其淡忘.不同无非是戒毒所是带有惩罚性的,而"营地"法似乎是在让孩子寻找世界的美好.
但,第一个问题,戒毒所解毒所需的时间是因人而异的,并且时间相对较长,而"营地"法的时间不仅很短,而且一波哄,也没有做到所谓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这种行为方式无论是从治疗方式来看,还是从收费的标准来看,都是极其不科学,不可取的.
第二个问题,"拥有的美好"真的属于孩子么?上文已经提到过"营地"和"戒毒所"的区别.之所以二者有区别,是因为"网络游戏"并不是毒品.这个问题已经无需论证.但是,我今天打算假设"网络游戏"可以造成"类似毒品一样的瘾".那么,什么样的人会有毒瘾?吸过毒的人.也就是说,吸毒是造成毒瘾的原因.那么,什么样的人会有网瘾呢?我想上网的人这个答案虽然正确,但绝对武断而且不科学了.在本人分析通过大量的资料,总结,写成的
<<时代羔羊--中国网瘾问题研究>>
中已经明确提到:就学生来讲,网瘾"只是中国教育问题的一种表现,是中国教育体制和方式所导致的问题的替罪羊而已.也就是说,所谓的"营地"治疗法根本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就好像强行让一个刚刚从戒毒所出来的人接着吸毒的感觉.也就意味着,"营地"治疗法给孩子们的那些美好其实只是"幻像"而已.
所以说,网瘾问题的解决绝对不是像"毒瘾"这种医学问题那么简单的.在现行的体制下,只有让学生去适应自己的生活,也才算得上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方法.而至于向引用文中提到的一些戒网瘾专家和他们的一些行为,还是希望大家都作观察,"网瘾"确实是一个新的教育问题,但切勿乱投医.在这里,只是粘贴一些别人的"前车之鉴"和写一些从本人的理论出发来看某些网瘾治疗方案是否可行,希望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