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业值得反思的怪现象
发布:追蝶
时间:2007-11-4
阅读:498
来源:王乐BLOG
网址:http://blog.donews.com/wangle/archive/2007/11/02/1225047.aspx
中国游戏界有个怪现象:“外行”们屡屡击败所谓的“内行”。
早些年,做单机游戏的人嘲笑做网络游戏的:韩国泡菜。结果呢,单机游戏“光荣与梦想”了10年,市值从几亿降到几千万元人民币,而网络游戏从几千万搞到几十亿。
前几年,网络游戏公司看不上盛大这种半路出家的公司,《传奇》公测时,一位仁兄给丁磊发短信说《传奇》过10万了,在机场候机的丁磊愣是不信。结果呢,这半路出家的公司成了第一个海外上市的中国网络游戏概念。
两年前,网络游戏概念们不看好做保健品的做游戏,昨天,就是这个做保健品的做成了第一支在纽约交易所上市的网络游戏公司,而且还成了在美国发行规模最大的中国民营企业。
新老交替本是常理,但在技术没有根本性变革的情况下,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中国游戏产业格局何以如此动荡。PC击败苹果用了几年?绿色巨人击败蓝色巨人用了多久?Google超越yahoo,争锋微软用了几年?
陈天桥恐怕是最早预见到这种现象的人,他在盛大上市以后不久说:他越来越害怕几年前的盛大,当现在的盛大们觉得自己成功而固步自封的时候,很可能被现在一无所有但抱有更大理想和狼性的不知名的小公司干掉。
很可惜,经管陈预见到了,也大抓了公司文化,大搞思想革新,依旧身先士卒,但还是没有阻止一些关键机构在那段时间的迅速腐败。盛大尚且如此,很多老公司更是这样。
昨天,两位明日之星王峰和朱威廉纷纷对巨人上市发表了评论,两者看似观点对立,实际上是说了一个问题的两面。说骄傲是,巨人再次提振了游戏业的地位,是全行业的光荣。说耻辱是,巨人2年即获成功太值得行业“老兵”们反思了。
笔者认为,内行们最该反思的就是,你们找错了对象,一个公司如果不以用户为先,而以盯住竞争对手为尚,那么必然走上了邪道。
当外行们在削减脑袋观察和学习游戏,理智的调查和分析用户需求,嗷嗷叫喊着寻找市场新机会的时候,所谓的“内行”们在干什么?
有多少人在倾听用户的需求?有没有把心思放在服务用户上?有多少人实实在在做事情?
把眼光都放在对手身上,造成这些年创新的少,拷贝的多。拷贝多了就抬价,抬价完了就搞恶。正当竞争手段不见增加,不正当竞争手段倒是多了不少。
在广告上相互攻击,媒体上互相诋毁,政府关系上相互诬告。
在渠道上大打出手:撕海报,删客户端,诋毁对方名誉,创造霸王条款“代理这个就不能代理这个”。
在上游产品方面:仗势欺人搞垄断,垄断不成就违背商业竞争道德,恶性抬价,借刀杀人,釜底抽薪,暗箱操作。
人才上:乱许愿挖墙角,急功近利不重培养,管理混乱风气邪。
运营上:论坛上水军大战,游戏里大搞策反,互发外挂私服,频频发动黑客、DDOS攻击,甚至派遣人员上门闹事。就差出动核武器让对方从地球上彻底消失。
扪心自问,相比这些东西的进步和提高,我们很多老牌公司在正经八百的“战斗力”上提高了多少?
市场并没有缩小,技术没有降低,经验没有减弱,投资更容易了,政策更宽松了,渠道更通畅了,人才更充沛了。然而业绩没有什么进展,反而倒退,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