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兴资本包凡:2008将是中国VC业分水岭
发布:追蝶
时间:2007-12-29
阅读:658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 杨杨
“2008年,中国的创投市场可能会出现一道分水岭。”华兴资本CEO包凡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
他认为,2008年的前一阶段,仍然会延续2007年的发展态势,但随着2008年资本市场的可能调整,VC/PE领域也会出现大的调整。因为说白了,投资领域不过是资本市场的“上家”,会跟着资本市场走。
《21世纪》:您如何总结2007年的创投市场?
包凡:2007年,我认为可以用“百花齐放”来形容。其中原因,一个是投资领域的拓宽,2007年的VC/PE几乎没有任何不能投资的领域,投资涵盖了金融、房地产、能源等各个领域,这和以前VC集中于TMT领域而PE主要看消费品领域有很大区别;
另一个表现则是从新疆、内蒙古到海南都有投资人的身影,投资地域也从以前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纵深发展到二三线城市。
《21世纪》:根据保守估计,2007年整个亚洲募集到的VC/PE资金大概有230亿美元,其中至少有100亿美元是针对中国大陆的。这种疯狂“涌入”的状态仍会持续吗?很多宏观经济学家都预测,中国明年的经济增长将有所放缓,这是否可能给国内VC/PE领域降温?
包凡: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可能解决。只要美国经济走不出低谷,全球的流动性就只有往中国走的趋势。全球的钱只有两个流向,一个中国,一个印度。但是印度的投放量并不很大,投资主要集中在基建领域。
倘若明年宏观经济下行,势必会影响到投资领域。倘若明年真通过强制减少放贷来控制宏观经济增长,行业以及资本市场都会受到影响。资本市场对今年IPO的项目都有所高估,比如消费类企业,其盈利水平、未来增长以及内部的风险控制等因素,都未纳入到未来的价值体系中。如果资本市场调整,对这类企业的估值就会发生变化,而这将直接影响到VC/PE的投资热情。
《21世纪》:随着这轮调整,会否有一大批基金管理机构会死掉?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对限制小红筹、《反垄断法》、《有限合伙法》以及创业板等,是否对整个行业度过这个调整期有所补益?
包凡:这必然是个大浪淘沙的领域和时期。投资这个行业,是个需要团队、产业化的行业,并非只有个人团队、短期出色业绩就能发展成为一个优秀基金的。当然很多机构也已经看到了这个趋势,他们也在趁着现在这个好时候,加紧搭建团队。
这一年国家出台的若干政策,正在改变着这个市场的游戏规则。其中很明显的一点是小红筹受限,使得退出机制的体外循环走向体内循环。这使得融资从体外循环走向体内也成为下一步的必然。但是必然的过程也将是曲折的,无论是人民币基金还是创业板退出,在细节上都是不到位的,创业板是否能解决基金退出锁定期、资本利得税?是否能有足够的流动性?是否可能实现再融资?因此现在在创业板退出的企业,实际上是承担了很大的风险性的。
《21世纪》:您刚刚也讲到,2007年的特点之一就是VC/PE没有任何不能投的领域,那么2008年的发展趋势将是怎样的?
包凡:我认为很大的一个趋势是,投资从轻资产公司转向资本密集型的企业,后者可能是重工业、公共事业、基础建设、能源等领域。
TMT、消费等现在比较关注的领域,实际上吸收资金的能力并不太强。一个消费类企业,5000万美元的投资已经是很大的了,但是随着资金越来越多地进入这个领域,这种重量级的投资可能对基金管理机构带来压力。因为募集资金增加,如果要维持这种规模的投资方向,势必要扩大团队,而对基金来说这在短期内是不可行的,团队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投资大型项目至少能保证管理效率。
但着并不意味着VC、PE谁比谁强势。资本需要逐利,就势必要寻找新的投资洼地。
《21世纪》:对于2008年的发展趋势,您有何预测?
包凡:2008年的发展趋势将会是“精耕细作”。当然在明年的一段时间内,仍然将持续2007年“跑马圈地”的状态。但是随着资本市场的调整,投资者的情绪也将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下,现有的投资机构将不再寻找新的项目,而是将专注于做好已有的项目。这个时候,所有的投资团队也将重新审视自己的DNA。目前国内的VC/PE之间很难区分谁是VC,谁是PE,又有谁在真正做早期投资,大家的发展趋向都是集团化的投资组织,什么都做。
任何一种趋势,说明了都可以从供求角度来解释。由于资金大量涌入,一些相对集中的区域很快就会出现局部过剩,这种供大于求的状况会使得资金去寻找投资的新的处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