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巨浪:虚拟世界的震后表情
发布:追蝶
时间:2008-5-27
阅读:627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
5月19日14时28分,上海徐家汇,大街上各种车辆列停得整整齐齐,行人默然而立。当汽笛鸣起,钱包网创始人之一青熙被悲怆撞红了眼睛。
过去几天里,和大部分人一样,青熙捐赠了钱、物,并和同事做了网站运营者能做的事:在钱包网公布慈善机构受捐助渠道,记录民众捐助账目。19日哀悼日当夜,他写下一个名为《远离地震3小时》的博客,呼吁关注巨恸之下社会大众的心理疏导问题。
19日晚19时08分,这篇博客汇入中国浩瀚的互联网表情;两天后,另一名为《陷入恐惧》的博客被豆瓣用户推为“豆瓣九点”二套首位,内容指向媒体救灾报道中多重声音的缺失。
“这些声音会不断影响专业媒体,形成相互补充与监督的局面。”25日,互联网爱好者、维众投资副总裁毛向辉说:“这几天,中国网络向历史交出了此次地震的全悲情,而信息技术已经、也将在今后进一步帮助个人参与灾后重建。”
闪电传播:震后7分钟
5月12日14时28分,青熙经历了终生难忘的一刻。
当时,他正在一个叫“连岳读者小组”的即时通讯群中,北京有网友突然称有“震感”;之后,广州也有网友感觉“震动”;在打出“你不要跟风了”后,青熙感觉晕眩,发现15楼落地窗外平时不动的景物晃动。由于曾在四川凉山念过6年小学并酷爱地理,撤离写字楼瞬间,他直觉:“西南某个城市出事了。”
他边跑边给四川西昌生物研究所的父亲打电话,没有信号:“我只能狂发短信,心急如焚与无能为力混杂的挫败感接踵而至。”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级地震。有关地震的消息由新华社正式发布是在当日14时46分。
在这段难挨的22分钟里,有震感的大部分人都在承受惊恐和慌乱。重大灾难突发时,信息需求是第一需求。但此时,四川、重庆的对外通讯中断,中国地震局网站因无法应付突涨的流量陷入瘫痪长达半小时。
关键时刻,互联网发挥了重要作用。Twitter类微型博客(Microblogging,国内如fanfou、jiwai)和QQ、MSN等各类在线IM工具在第一时间传播和汇集了各地消息。“Twitter可能是第一个披露有震感的社会性媒体,时间约为12日14时35分33秒。”毛向辉说。
一份提取自Twitter官方开放数据的《Number of Twitter Users according to Twitdir》图显示:Twitter历经几年积累才在2008年5月初达到的约108万用户注册数,在5月中猛增至158万。毛向辉指出,不少国外媒体和人士也正通过Twitter求证消息。
14时35分前后,这些率先由Twitter、IM工具传递的消息被通过手机电话和短信迅速传播;之后,人们开始寻找权威信息,由于寻中国地震局官方网站、地震信息网等受阻,美国地质调查局网站迅速成为权威信息源;当大地震消息被完全证实后,国内各大门户网站立即组织地震专题。
这一时间,长期处于引爆点期待的视频网站也迎来维新时刻。一条由大学生拍摄的成都地震现场视频《成都地震》在土豆网发布。视频中,有人大声呼喊同学名字“我爱你!”有人躲进宿舍床底,还有一个“别急”、“冷静”、“上网”的声音。
“2008年5月12日14点29分”,拍摄者清晰说明了拍摄时间。最后,镜头朝向宿舍楼下,大批人逃到室外。
“《成都地震》上传时间是12日14时55分46秒,”土豆网通过后台数据告诉记者,此后其被网民以每秒超过100次的速度刷新。“我们突然发现,在反映突发事件时,视频的时效性可以和文字、图片一样强。”优酷网营销副总裁魏明惊叹。
5月13日早,CCTV采用记者用QQ传回的灾区视频画面,显示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对话融合能力。
之后,大批网民涌入天涯、百度贴吧和各大BBS。当14日各大门户和社区(包括博客)风起云涌地震话题时,CCTV和纸媒开始全面报道,发挥第一现场的作用。
“这次地震信息的早期传播有几个特点,”五季咨询合伙人洪波指出:震中区通信中断,信息外传困难;地震局等政府网站未能承担及时传递准确信息的职能;IM、Twitter等即时信息工具成为第一时间发布消息的媒介,但网媒的消息较为分散、偏体验性;有关地震准确、深入的报道,仍有赖专业媒体。
复苏2.0:网上赈灾总动员
“这十天以来,中国网络组织在用行动实践“Recovery2.0”(复苏2.0,来自民众的分散力量如何通过互联网有效组织和协调)的可能性。”毛向辉说。
这包括——捐助、分享信息、发布和联系失散者、聚合全球力量进行救援等。12日夜,谷歌中国启动“地震形势图”,除谷歌员工随时更新相关进展外,用户也可使用“我的地图”创建信息与他人分享。
13日上午,百度“四川 地震”组合词搜索量已达3820000次。此后百度Logo更替为一“灰黑色中有红十字标志”图像,点击即可查询地震内容更新、“百度知道”中最新问答及新闻、交通、求援、捐助等信息。各门户和搜索引擎商纷纷开设“寻人”功能。
不少网站在捐助方面联合了客户力量。如腾讯联合QQ用户、盛大联合玩家、经销商和韩、美等全球合作伙伴;百度联合渠道代理商和竞价排名客户;阿里巴巴联合中小型企业客户资源等。
网络支付工具也显示了力量。13日前后,淘宝支付宝、腾讯财付通、易宝支付分别为李连杰壹基金、北京红十字会开通个人网上捐款平台。两天内,三个平台捐款额先后突破800万元。
几乎所有2005年前后成长起来的web2.0工具都发挥了作用,国外内容翻译网站“译言”迅速用自组织方式翻译三种救灾手册;而豆瓣等一些较突出的专业性2.0应用和已在网上建立信用的个人和机构(如牛博网发起,罗永浩、连岳、韩寒等人参与组织的捐助和救援行动),形成对专业机构的补充。
25日前后,琥珀网、优酷网等视频网站开始出现或组织播客录制地震避难常识及心理咨询相关视频。“互联网在协调个人力量、组织志愿者、汇集灾后重建资源比其他手段有优势。”Keso认为。
行政力量与民间力量结合,是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转换方向。亚洲开发银行驻北京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非政府组织能在灾后重建方面提供专家意见,并有助于工作的透明和高效。
针对数目庞大的捐款,民间监督力量也日益高涨。截至25日,Youtube上已有不少由网友拍摄的监督红十字会工作视频。此前,网易发布声明称,将不再把收到的捐款交给红十字会,并引发红十字会拒绝让网易审查其支出的传言。
与此同时,牛博网捐助行动发起人之一罗永浩博客透露了“捐助账户意外被冻结”消息。
这些信息在天涯论坛等各BBS掀起轩然大波。21日,红十字会发表公开信:重申所有捐款用于地震救援。同日,牛博网账户冻结解除。中国红十字会北京总部海外联络部副部长刘皓表示,民间讨论“最终将提高我们的责任感”。
此后,各大网站捐助落实情况受到更多网友询问。22日,腾讯率先向媒体披露汇款时间和红十字总会开具的特殊赈灾捐款证明。
混沌到有序:网络黑与白
“很快,一线人员包括极度关注前线的人,都或多或少会有心理疾病。”17日,上海互联网组织5G评论召开“网络救灾及灾后重建”讨论会,其中提到“后方”面临的心理问题。
时至21日,“后方”在经历悲伤过度和大量雷同信息后,有网民开始抱怨缺少情绪舒缓的出口。一篇名为《义和团专用彩铃》博客提到,传媒全是清一色的“众志成城”,手机接通后也听到类似低沉男声和高亢女声,博客称这是上海移动“在未通知用户的情形下统一替换的彩铃”。
随着大量志愿者和媒体的Blogger进入灾区。越来越多未通过纸媒释放、发表于私人博客的信息被渴望深度调查信息的网民推荐,如李承鹏《北川邓家“刘汉小学”无一死亡奇迹背后的真相》等。这些博客内容涉及技术、政府责任、民间组织协作和媒体职责等。
不过,网络高效的信息传播也放大了灾难中的黑与白。19日夜,浏览量众多的群博“思维的乐趣”发表吴晓波博客《灾难》,提到“当姚明出来声明,他的200万元是一次性捐的,而不是两次;当刘德华尴尬地说,他的10万元是第一时间捐的,没有想到后来那么惨;当王石说了一句‘万科捐200万元是合适的’,被骂到头上起包。其实我看到了另外一个灾难。”
该博客随即引来众多谴责,此后作者将其隐藏;王小峰由于未在博客中详细说明做了什么,怎么捐助而遭到一群网友围攻。“网络上的谣言、简单粗暴的谩骂和争吵,让人心力交瘁。”有网友表示。
“China Web2.0 Review”网站也提到:面临突发性灾难,网络是释放普通人情绪的一种方式。
“信息本来就是从混沌到有序,一开始就用某种有序强加于信息,会变成缺少智慧的可能,”毛向辉和客齐集中国区负责人王建硕认为,只有让信息充分流动,才可能更接近真相:“更多参与会让人们获得更高的智慧。”
“互联网在中国的作用是正面、积极也是有限的。”洪波说,“只有将互联网与社会各方面更紧密结合,才可能发挥更大、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