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文学:挖掘文学的2.0价值

发布:追蝶   时间:2008-8-3   阅读:1292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田野

  [ 除了已有的“盛大游戏”、“盛大在线”以外,“盛大文学”正式成为盛大的主要业务板块之一,“三驾马车”的架构形成 ]

  晚上8点,Absolut照例打开电脑,开始创作。在过去的2年多时间里,就是靠着每天晚上几个小时的码字,他一共写作了差不多360万字。

  现在,在喜爱科幻小说的网民中,Absolut有着极高的知名度,成千上万的读者每天眼巴巴地等着他上传更新的文字。

  Absolut的大本营在起点中文网,凭借网络写作,他获得的不仅仅是知名度、成就感,还收获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他只是起点中文网的18万名作者中的一位,不过特殊的是,他是起点4000多位签约作者之一,当读者阅读他的付费作品时,每一千字要付费2分钱,其中有70%被Absolut收入囊中,另外的30%由起点获得。

  凭借着“2分钱”的生意,起点去年营收达到5000万元人民币,而有6~7位作者的收入超过百万。

  2004年,“起点中文网”被盛大收购,经过几年的发展,由吴文辉等六位创业者创立的作者和网站“付费分成”的商业模式,已经开始见到成效。

  首席执行官侯小强7月初加入盛大,他的加入,也带来了盛大的新架构。除了已有的“盛大游戏”、“盛大在线”以外,“盛大文学”正式成为盛大的主要业务板块之一,“三驾马车”的架构形成。

  盛大此次新架构的形成,也说明起点中文网的商业模式将在盛大的大平台上更进一步地被发掘和使用。

  新商业模式

  唐家三少并没想到自己因为兴趣而在网上写出的玄幻小说能赚钱。他注册起点中文网开始写作,源于2005年3月。这一年,很多后来在网络文学上非常有名气的作者,都纷纷加入了盛大,人们开始以“玩票”的心态写作。

  而在后台的吴文辉们却没有认为这是“玩票”。他经历了玄幻文学在网上的一系列变迁。起点中文网创立时,正是《寻秦记》风靡一时之时。吴文辉亲身经历了人们热捧一些原创作品的狂潮。

  收费、分成,这个决定是起点在2003年10月时作出的。数量巨大的读者群让吴文辉们看到了收费阅读的可能性,而为了调动作者创作的积极性,起点需要给读者提供写作的支持,其中包括精神层面的激励和物质层面的激励。

  后来使很多作者受益的分成模式就是在那个时期形成的。起点与作者签约,读者在阅读这些签约作品时,要支付每一千字2分钱的费用,推广期内,作者可以拿到全部收入;其后,作者获得70%收入,起点获得30%收入。

  作品被点击,就意味着收入。这比单纯地获得固定稿酬要来得刺激得多。

  事实上,早在2001年~2002年的时候,Absolut就已经开始写作网络文学。但2005年他在起点上上传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并获得读者的认可时,收获了一笔不小的稿酬后,他还是惊奇不已,如果按照他每天上传3000字的速度,有1万人阅读,那么当天就会获得600元的收入。

  唐家三少决定,就做一个专职的作者。他的爆发力极强,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上传了8部作品,大多数时候,他以每天上万字的速度上传自己的文字。

  而Absolut早期也试着做一名专职的作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还是决定再找一份工作,将网络文学创作作为自己的兼职工作。后来起点还有买断作品的模式,不过Absolut更喜欢分成的方式,因为这样对兼职的他而言,有持续的成就感刺激,更容易将作品写得完整、系统以及深入。

  为了激励作者,起点甚至还为作者们设置了最低收入线,1200元的月收入,再加上商业保险,使得作者们全然没有了后顾之忧。

  起点无疑为各种背景的“草根作者”提供了一个宽松舒适而又可能高产的平台。

  盛大文学的“起点”

  “盛大文学实际上是满足了作者的三个需求,即社交需求、内心需求、名利需求。”在侯小强入主盛大文学之前,他就已经注意到以起点中文网为代表的盛大文学的迅猛势头。

  学文艺理论出身的侯小强,在面对《第一财经日报》独家专访时,并不认同人们将在网上写作、上传到网上的文学作品叫做“网络文学”,他忧虑的是,这样的说法使“文学”这个词语变得不够厚重与不够严肃。“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文学复兴成为可能,人们通过互联网这个载体写作与阅读,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

  对于侯小强和他的团队来说,盛大的“梦想”绝不是止步于基于其所有拥有的起点、红袖添香、晋江原创等几大网站的文学创作。

  利用盛大所建立的平台及其聚集的人气,将网游业类似的思路和模式,推向其他产业,这才是盛大的野心。

  “这是新技术所带来的生产力。” 盛大网络首席投资官朱海发向本报解释。在过去的4~5年间,他亲历了网上原创的力量,超过95%的网上内容来自于网民的原创,而在文化创意产业上,有50%以上是网民原创。

  惊人的力量使得盛大的投资团队关注一切原创能够成功的领域。“我们要基于互联网、专注互联网。”朱海发对原创有着自己的“原则”。

  但这并不意味着盛大仅仅在互联网上做文章。侯小强透露,盛大文学将会从几个方面完善其商业模式。其一仍然是基于互联网的收费阅读,这一部分目前就已经有几千万的年收入;其二则是版权合作,其中包括多种衍生物的版权合作,例如出版物、游戏、电影、电视剧等,版权合作对于盛大文学来说,绝不是千万级的生意那么简单;其三是广告销售,每天仅上传到起点的文字就有3000万,点击率每天接近3亿次。这是一块巨大的生意空间。

  事实上,网络文学的价值已经陆续凸显出来,比如在线下的版权合作上,盛大就已经与出版社共同合作出版了上百部作品,总计1100万册。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是《鬼吹灯》,发行超过80万册。

  10年前,侯小强早期的职业生涯里,在新浪做“读书”栏目是其中一个令他非常难忘和感慨的时期。那时候,他就知道,文学是大多数人的狂欢,但彼时,付费模式并不成熟,人们习惯于免费。周边衍生的生意也还未见端倪。

  “在阅读爆炸的年代,文学的蛋糕没有被做大。”侯小强一度遗憾。

  而通过网民创造、评价、分享内容,商业蛋糕做大的可能性就凸显出来。而侯小强的另一个任务是,将盛大文学的发展方向引向主流社会,此前,起点中文更多的吸引了年轻一代的网民,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热衷于写作玄幻类作品。

  “主流意义上的传统作家,也完全可以参与到盛大文学的平台上来。”与好友、作家刘震云的会面,让侯小强坚信,用电脑、用网络写作,完全可以代替纸笔写作,挖掘出更多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