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运营商暗战移动支付 遭遇银监会阻击
发布:追蝶
时间:2006-3-1
阅读:635
【来源:互联网周刊】 【作者:辛云勇】
“谁也不能保证,一旦政策放开,市场条件成熟,中国移动或者中国联通会不会跑到银行的地盘上来涉足信用卡业务”
2005年秋季,市面上开始流传联通要制定“移动支付规范”的消息,至今能够验证的是,传言是真,不过,具体进展在联通内部仍讳莫如深。据联通增值业务部相关人士透露,这一规范的关键点在于运营商系统与移动支付平台之间的接口问题,一旦有了明确的标准,则意味着不少与联通标准不符的支付平台都将面临重建的局面。
联通方面给出的理由简单而充分:统一接口有利于运营商运营管理效率的提高,也利于产业发展。但对于专注于移动支付领域的支付公司来说,运营商层面的态度可能带来其命运难以预料的变化。
对于仍处于市场发展初级阶段的移动支付产业而言,要进入新的发展时段也远不是一个接口标准这样简单。在这背后,一场市场未火、而各方利益集团先行博弈的暗战正在展开。
运营商把持生死权
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于2003年8月合资成立了一家子公司——联动优势来运营其“手机钱包”业务,在此后两年时间,与中国移动相关的手机支付一直呈现联动优势独家经营的局面,其他的支付公司很难进入。而联通则采取了广泛合作的方式来推其手机支付业务,目前市场上几乎所有的移动支付公司都只有与联通合作才能生存下去。
这也意味着,联通的一举一动都会对移动支付产业产生巨大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中国移动的立场不改变,国内手机支付市场在未来很长时间都得跟着联通走”,北京一位从事移动支付的资深人士表示。与网上支付不同的是,移动支付产业链条中多了电信运营商这一角色,“如果电信运营商不给你开放接口,你的平台和商户资源以及银行关系再好也没用。”
而对于更多的移动支付公司来说,比这更糟糕的就是没有选择,“只能选择联通”,这位人士称,现在联通对待支付业务的态度其实跟对待一般的SP业务相差无几,而几乎所有的移动支付公司都认为支付与运营商的其他增值业务有着本质区别,不希望运营商将两者等同起来。这种尴尬除联动优势外,其他的移动支付公司都不得不面对。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联通增值业务部某处处长称,能够理解不少移动支付公司急于了解详情的心情,但由于其中有不少条款仍处于研究过程,这一规范外人还无从得知。
但支付公司并非只有被动应对,有一些公司已经开始考虑跟中国移动接触。“中国移动的组织架构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了可能,”上述北京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由于中国移动各地方公司都是独立法人,有比较大的自主权,“北京是联动优势的地盘,可能比较难进入,但有些移动支付公司已经与中国移动一些地方公司展开了合作”。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总公司层面也开始出现松动的迹象。上海一家支付公司的总裁向记者透露,他前不久刚与中国移动总公司的相关负责人碰头,就接下来做中国移动的手机支付业务有过“很好的沟通”,并相信不久就能有实质动作。
事实上,中国移动方面也正在考虑变化。联动优势副总经理黄蓉称,成立2年多时间以来,“公司每年都完成了董事会要求的业绩目标。”但在业内,联动优势的表现一直被人评为差强人意,其业务量与中国移动现有的客户资源仍脱节严重。
在一些支付同行看来,良好的背景和在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位置,也导致联动优势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在支付产品开发上跟不上其他同行的节奏。“向更多的支付公司开放接口,对于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的盘子做大应该更有利,”上海这家支付公司总裁认为。
包括运营商和支付公司在内的移动支付界人士都承认,国内手机支付业务的发展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手机支付量与网上支付的比例大致是1∶10000,而在这背后,是中国近4亿的手机用户和1亿左右的网民,这种反差急需产业几方来共同缩小。
但相对网上支付产业几方的开放心态,移动支付产业链上下游显然还处于相互角力的阶段,这种发生在产业内的内耗现在看来更多转嫁给了移动支付公司。
“现在不少做移动支付业务的公司每天都是提着脑袋过日子,”北京那位人士评价说,运营商层面随时可能的“卡脖子”只是这种生存状态的典型体现。
手机“信用卡化”的可能性
上海捷银总裁沈国伟告诉记者,直到2005年初公司才开始“真正找到一点做支付的感觉”。这家成立于2001年的公司从一开始就专注在移动支付领域,也是国内最早的移动支付公司之一。
成立之初,捷银就努力说服商业银行和移动运营商,一起来搭建一个联结移动运营商、银行、个人用户和商户之间的技术平台。在具体业务领域摸索近一年之后,2002年,捷银在上海以公共事业付费模式为切入点,联合中国建设银行等七家银行,与上海大众燃气公司和上海浦东燃气公司一起,共同推出煤气费移动代缴业务,才开始打开局面。
但真正盈利还远没这么简单。沈国伟称,过去几年,捷银更多像是在做培育市场的事情,以RRE为代表的战略投资机构一直是其能够不断投入的幕后支持者。到2005年底,捷银的客户数也才二三十万的量,而在上海的公共事业付费业务仍是其收益的主要来源。
而在与运营商合作层面,目前捷银更多是与中国联通的几家地方公司开展合作,与联通总部层面的沟通渠道还不是很通畅。在业内竞争对手看来,捷银过去是在走一条“地方包围中央”的路线,但要在全国范围发力,与联通总部的交流应该开始强化。
尽管如此,RRE等境外投资者基于对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潜力的判断,仍然认为对捷银的投入有必要继续下去,而支撑这一判断的直接根据在于,同处东亚的日本和韩国移动支付产业正在经历火热发展。
其中,日本的移动支付产业在其国内最大的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与电子产品巨头SONY引领下,已经进入“坐地收钱”的阶段。NTT DoCoMo直接推动了移动信用卡支付在日本的风行,而从2004年开始推进基于Felica技术的“钱包手机”,至今合作伙伴已经包括日本第二大发卡机构三井住友、东日本铁路公司等。这意味着NTT DoCoMo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信用卡发行机构。
在韩国,“无线结算服务”已经成为SK电信、KTF以及LG电信这3家最大的移动运营商的重要业务之一,越来越多的韩国手机用户申请具有信用卡功能的手机智能卡,“将手机当作信用卡”在韩国也成为一种常态。
而一旦手机“信用卡化”,移动支付就不再是手机用户的“选择性业务”,而成为每个用户的“必需性业务”,这种转变对于移动支付产业来说,充满无限想象。
在这其中,移动支付公司的作用也将水涨船高,无限放大。2005年初,联动优势与韩国DANAL公司签订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初步达成了今后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合作意向。据黄蓉介绍,DANAL是韩国最大的移动支付提供商和移动内容提供商,为SK电信、KTF、LG电信等运营商提供移动支付服务,在移动增值产品、3G多媒体产品的研发和服务等方面颇具竞争力,也成为韩国KOSDAQ上广为人看好的一家上市公司。
而DANAL与运营商之间的“单纯”关系也是中国多数移动支付公司所向往的。在沈国伟看来,捷银与DANAL的定位一致,就是做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成为运营商和商业银行的增值业务服务商。但显然,目前的产业环境还难以支撑移动支付商们的简单愿望。而在运营商之外,来自银行群体的怀疑与猜忌也将这一产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银行戒备
作为国内最早推出手机支付的商业银行之一,根据截至2005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显示,中国建设银行共有手机银行客户260万人,交易数量达900多万笔,交易额超过9000多万元。
而据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部市场推进处相关人士介绍,工行的现有客户中已经有200万注册了移动支付功能,但与建行手机银行的交易一样,“汇款、转账居多,实质的支付份额还比较小”。
工行这位人士告诉记者,对于移动支付未来几年的发展,他个人抱谨慎看好的态度。在他看来,技术上的安全隐患仍是移动支付面临的最大问题。“现有的移动支付方式中,大多数手机受到SIM卡容量的限制,所发送的信息全部为明码,短信信息通过公网传输,没有加密功能,手机号码及密码等很容易被破译”,另外,通过短信方式支付的即时性也较差。
尽管基于WAP功能的手机由于采用了一定的加密技术,相对比较安全,但对于银行来说,这无疑增加了支付实现的成本支出,“银行不能不考虑这些问题。”
而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商业银行群体对电信群体的猜疑更像是这种态度的背后根源。在北京那位资深人士称,如果日韩模式复制到中国市场,则意味着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将有可能成为国内最大的两家信用卡发行机构,这对于正日渐对信用卡业务作战略性考虑的商业银行来说,无疑会带来一场巨大冲击。
事实上,在日本,NTT DoCoMo通过收购和兼并,已经拥有银行业务板块,专事移动信用卡支付运营。“谁也不能保证,一旦政策放开,市场条件成熟,中国移动或者中国联通会不会跑到银行的地盘上来涉足信用卡业务,”这位人士认为,“手机成为信用卡显然在市场上会更受欢迎,而这是银行难以跟运营商抗衡的地方。”
某商业银行电子银行部人士则在私下告诉记者,不少银行对于日韩模式已经开始研究,但中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各方面客观条件都与这两国存在巨大差别,“尤其是信用体系的缺失带来的各种信用风险”,他认为,就算政策允许,移动运营商在征信方式上仍难以拼过银行。
不过,这位银行人士同时承认,电信运营商在移动支付上的潜能值得银行警惕,“银行应该将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节奏控制在自己手里。”“其实联通在这个时间点要出规范,从某种程度也说明运营商想在这一产业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北京那位人士认为。
削弱运营商
很明显,联通开始遭遇来自银监会的阻击。在北京一家支付公司总裁看来,今年年初银监会将手机银行纳入监管体系,其背后一大意图就是削弱电信运营商在移动支付产业链上的影响力,强调商业银行接口的重要性,并确保金融机构在这一链条中的核心地位。
在银监会两个文件出台之后,联通增值业务部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联通的移动支付规范仍在制订过程中,不会受银监会的影响,”这位人士同时指出,联通主要是针对与其合作的移动支付平台,“与银监会的管理办法并不冲突。”
而对于更多的从业人士来说,中国移动的动作同样值得关注。一旦让其放开手脚,这家拥有国内最大移动用户群的运营商在移动支付上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事实上,这场发生在金融与电信两大阵营之间的较量才刚刚开始,银行界“排挤运营商运动”正暗流涌动。某商业银行电子银行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移动支付产业上,商业银行之间的共识越来越清晰,“这一产业的实质主导影响力也应该在银行这边”。
目前,对于一些缺乏金融、电信背景的移动支付公司来说,出局的可能性正变得越来越大,来自银行和运营商的双重挤压将迫使其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而其他的移动支付公司同样面临“站队”的难题,“金融公司还是技术公司”的角色选择愈显迫切。运营商与银行都是“不能得罪的主”,现在这种状态下,“其实支付公司更有存在的必要性,”上海那家支付公司的总裁认为,“银行对运营商的不信任给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了一个充当中间角色更加有利的机会,但今后更要注意几者关系的平衡。”
在他看来,这一产业中,一方对另一方的戒备并不代表这就是一场零和游戏,“事实上,移动支付在中国的市场现状容不得产业内耗,产业主体几方应该共同携手,将这一产业的发展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有相互较量话语权的可能。”
“与移动运营商对其他SP业务的影响并无两样,联通对支付平台诸多标准的规范,肯定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
联通规范真相
本刊记者|辛云勇
银监会制订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
法》中,手机银行是其中一大重点。尽管与自身业务没有直接关系,但不少移动支付商对此仍表示“深切关注”。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来自中国联通的一手消息,这家移动运营商目前正在秘密制定一部自身体系内的“移动支付规范”,其中关于支付平台的诸多标准关系到不少移动支付公司的切身利益。
在一些支付公司眼里,联通作为移动运营商,在这一产业中扮演了重要作用。“提供移动通讯渠道和客户资源是运营商的主要角色,”上海一家支付公司的总裁告诉记者,“这些相当于移动支付领域的基础设施,占据产业上游的天然优势。”在他看来,运营商要求接口标准化的本意无可厚非。
目前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这个规范的制定方式。据了解,联通委托一家叫联龙博通的支付公司来草拟规范,而一度将其他的支付公司排斥在外,这种厚此薄彼的做法引起了不少支付公司的恐慌。
“拿接口标准来说,不少支付公司的支付平台就与联龙博通的不同,”一位资深人士告诉记者,“让联龙博通一家来起草规范,等于是直接告诉大家都用它的接口标准。”这意味着如果联龙博通的意见稿最终被采纳,那其他几乎所有与联通相关的移动支付业务都将“联龙博通化”,对于其他的支付公司来说,要想继续在这一领域淘金,就不得不接受相关标准尤其是与联通接口标准的可能调整。
这种对大多数的“不公平做法”,已经引起移动支付界的集体骚动,而在中国联通内部,围绕这一规范,来自不同部门之间的较劲也正暗流涌动。据某位与联通关系密切的移动支付公司人士透露,这部规范最后是由联通市场部还是增值业务部出,现在还很难确定。
类似的神秘气息也体现在本刊对联通相关部门的采访过程中,在谈到这一规范问题时,几乎所有的采访对象都要求隐去其身份。联通增值业务部某处处长告诉记者,现在不少移动支付公司采用的平台系统不一样,与联通系统相连的时候接口标准不一,造成了联通方面成本的大笔额外支出,“出于提高自身运营效率的目的,联通才决定制定这一部规范。”
而据联通增值业务部另一位人士介绍,联龙博通能够进入联通的视线,在于2004年联通联合建设银行推出的基于神奇宝典BREW平台的手机支付系统就是这家公司承建的。他们认为,这家做银行业务系统集成起家的公司在手机银行业务上具有一定的技术积累。
但在一些竞争对手看来,联龙博通能够如此幸运显然不止这么简单。有知情人士透露,联龙博通的幕后老板是一个叫邓云的中国香港人,其手下有几个与联通一直保持良好关系的人士在帮忙打理公司,“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关系应该帮了不少忙,”某移动支付公司高层认为。
其他的移动支付公司不服气的另一大理由,在于他们认为联龙博通在联通支付业务上的分量并不大,它起草的标准不具说服力。联通方面已经开始注意到这种情绪,并考虑将更多的支付公司拉进来一起研究。
在接受本刊采访时,上海捷银总裁沈国伟刚刚与联通方面的相关领导做过一次“比较深入的沟通”,“现在联通总部才知道,原来我们做支付的量还是很大的,”沈国伟告诉记者。在此之前,捷银从2001年成立开始专注于移动支付领域,“在运营商层面也一直只与联通合作。” 这一次沟通的结果直接将捷银拉入联通规范的制定队伍中。
更多的支付公司则没有这么幸运,尽管抱怨颇多,他们也只能静等规范的出台之日。
移动支付公司群体对这一规范制定方式的反弹,在联通增值业务部和市场部相关人士的意料之中。“与移动运营商对一般的SP业务的影响并无两样,这一规范肯定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
但支付显然跟其他的SP业务不同,对此联通也表示承认。今年3月1日开始施行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中,对手机银行业务已形成比较具体的管理条例。
手机终端的安全级别不够高、手机平台的身份识别难以实现、信用体系缺失,成为制约移动支付发展的几大难题
移动支付的几点难题
尽管与上海捷银合作,推出了手机支付
业务,但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个人银行电子渠道部总经理张少峰对此仍表示持谨慎观望的态度。其中,移动终端的安全隐患这一头号问题是不少商业银行的心头大患。
缺乏加密技术的普通手机在支付过程中信息容易泄露,已经成为制约移动支付发展的一大共识,弥补这一技术安全的空白,现在看来,还有待时日。
天威诚信公司副总裁李延昭认为,解决手机的安全隐患首先要面对种类繁多的手机操作系统,这要求安全技术厂商花出数倍甚至数十倍于互联网安全防范的精力,来应对手机系统被攻击的威胁。
与此同时,身份识别也是手机支付应用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相应的加密技术能否跟上已经成为一大难题。天威诚信一直致力于电子商务领域的数字认证,但现在更多投入基于互联网的认证工作,对于手机支付安全领域的技术研发,李延昭表示,“目前只是有一些关注。”而同样只表示关注的还有CFCA(中国金融认证中心)这家国内权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
安全技术的缺失也使得移动运营商对手机支付谨慎看待。在2004年联通联合建设银行推出的BREW平台手机支付业务中,只支持非实物,包括电话卡和游戏点卡的支付。对于实物交易支付,联通增值业务部相关人士表示暂时不会开通。
此外,目前国内手机支付采用较多的是短信支付方式,这种方式即时性较差,在一次支付交易过程中需要对身份确认码和消费码进行双重确认,只有这种双重认证通过后,才可进行支付购物。但短信式中继方式发送之后,存在能否实时到达的问题,数据完整性同样无法保证,这导致手机支付现在只能应用于小额支付领域。
信用体系的缺失同样给移动支付带来不少风险。有一些小额支付业务可以捆绑在手机话费中,但手机话费透支、恶意拖欠并不少见,而有不少手机号并没有采取实名制,移动运营商要遏制这种现象意味着要对现有的放号思路进行重构。
对此,有不少移动支付公司寄望于即将到来的3G技术能将手机安全隐患解除。但在李延昭看来,即使3G会成为未来应用的主流趋势,现有的手机应用还会持续几年时间。
正好这个时间段也是不少移动支付从业人士认为产业发展模糊的几年。拥有网上支付、电话支付和移动支付三种业务形态的北京YeePay公司总裁唐彬表示,近两年时间YeePay都不会将主要精力放在移动支付上,他甚至比较悲观地认为,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要“火起来最起码需要五六年的时间”。对这一观点,上海快钱总裁关国光也表示认同。
日本和韩国的产业现实已经给中国移动支付的前景带来某种谕示,银行、信用卡组织、设备制造商、移动运营商、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商业机构、手机供应商、内容提供商、用户等多个环节组成了庞大而复杂的移动支付产业链,几乎所有的市场人士都认为移动支付产业的潜能将超过网上支付的价值。
但眼下更为现实的问题是,央行和银监会两大金融政策当局,与电信运营商所代表的信息产业阵营这几方的博弈最后会形成怎样一个结果?这事关移动支付产业几方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