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亚宁:高标准做事,低调做人(2)

发布:小妖儿   时间:2006-5-17   阅读:831  

编 者:在山上怎么用电呢?

  郝亚宁:开始没有电,我们自己申请,交钱,增容,增变电站。冬天用电量大,农村用电量更大,线路老化,所以老断。我们在深山里,离山下得有二十多里地,在线路的最末端。电压在山下是二百二十伏,到我们那边就是一百五十伏了,电压不稳,动不动就停电。有时候这边用水泵抽水,电压一下就低了;这边一不用,电压一下子又高了,灯一下就炸了,
  
光专业照明灯泡就换了两百多个。在棚里一听到炸响,大家就赶紧抱脑袋,真有人因为这个受伤的。刚开始我们不知道,怀疑是照明灯质量问题。后来人家说你电压稳不稳?这才明白过来,又添了十几万块钱买了稳压器,买了稳压器以后,棚里又有稳压器的电流声,影响同期录音,所以又买滤波器,又花几万块。在山上像这样买设备买多了。

  编 者:多久断一次电?

  郝亚宁:差不多一个星期一回,严重的时候几乎天天等电。正拍着,“啪”,停电了,没有任何预兆。一开始大家还傻等,后来慢慢学聪明了,知道一时半会儿好不了。一停电,大家提前开饭,或者赶紧干那些不用电的事儿,接着往后排,走场,对词。

  编 者:这都属于不可预计因素,之前都没法做预算。

  郝亚宁:对,你怎么做预算?谁也没有想到会增加这些东西。盖棚的时候没想到会花那么多钱。盖完了,没电加电,没水加水,包括怎么做隔音,问题太多了。好在我们这么多年身经百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做决策也比较果断,都很快解决了。后来我们安排了一个人,安排了一部车,专门管电。一有问题就打电话报抢修。平谷区供电局跟北京市供电局是一条报修线,一打电话就报到北京市,他们再让人过来抢修。后来这些供电人员说,因为你们,我们今年连奖金都没有了,老是报没电、断电。

  编 者:山上封闭拍摄,有没有什么娱乐设施?

  郝亚宁:有个网球场,大家有时候打羽毛球,打网球。那帮小伙子们还踢足球。我说你们不累?他们说不累。我觉得他们踢球到处飞,有些乱。但他有劲,你得让他发泄出来。

  编 者:整个工期没有延期吧?

  郝亚宁:延了,前前后后两个月。

  编 者:那不都是钱吗?

  郝亚宁:也不能这么说,因为一开始说拍四十集,拍到四十集以后,成本一核算,不行,我就跟财神和导演说,再加四十集。其实我心里开始想的也是八十集,但是一下跟财神说拍八十集,他肯定压力大,不敢写。所以我就采取挤牙膏的方式,做他的工作。拍了四十集,没办法,你还得写四十集。财神说那你得给我时间,我得调整。那怎么办呢?那我们就等。为了等剧本、等电、调整我们就放了两个月假。

  编 者:之前合同上规定是多少集?

  郝亚宁:我们之间不用签合同,大家就是一句话的事儿。有一次给财神的酬金晚了,他可能也有些着急。但是我们的合作还是非常愉快的,包括导演、编剧、制片人都非常愉快。

  编 者:您在拍摄的时候对《武林外传》的信心有多大?

  郝亚宁:最坚定的是尚导,他说,“放心,郝总,这部戏一定会火。”我也相信会好,因为我知道他们是用心做的,只要你喜欢,你去做,一定会好。但是再好的东西,评判尺度也不是只有一个。说实在的,在它没有得到任何验证之前,我一般不会表任何态。

  编 者:您的心理底线是什么?

  郝亚宁:一般情况下,我只要确定了项目就坚持把它做到底。当然,做任何事之前,我只想三种情况:第一种,大红大紫,非常好。我不用去想,谁都能接受。我想的是我怎么往后退,我该做什么,我要把自己摆在什么位置上。第二种,不赔不赚,我也能接受,我也不去想。第三种,我赔了怎么办。我是商人,必须算出我赔多少,我是不是能赔下去?我们把问题想到最不好,一旦问题来了,你就有所准备,你就有能力应对。不单单做这个戏,做其他所有的事都是这样。

  编 者:对投资人而言,能和尚敬及其班底合作,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您是怎么和他们开始合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