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亚宁:高标准做事,低调做人(3)
发布:小妖儿
时间:2006-5-17
阅读:824
郝亚宁:我认识尚敬是在他们拍《炊事班的故事》的时候,我跟扮演炊事班长的洪剑涛是多年的好朋友,他介绍我认识尚敬。我当时想拍一部关于健康方面的电视剧(即《健康快车》),但这种戏特别难做,谁也没做过。我就去找尚敬,尚敬说,还有一个戏比这个好,还不如先做那个。他指的就是《武林外传》。我当时就坚持,我说你先做完这个,我就投那个。我知道我要的东西是好的,这么多年我做了十几部戏,我们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我做戏有一个标准,要对社会负责,对社会负责就是做好事。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很容易,一辈子做
好事就很难,这是毛主席说的。我把握住一条,只要我对社会负责,就是对大多数人做好事。
编 者:当时您只有一个想法,或者只能算是一个创意的方向,没有故事,没有剧本,也不知道拍成了什么样,为什么一定认准了要做呢?
郝亚宁:当时尚敬和财神都说,这事儿太难了。财神说我根本不懂医学,编不了,风险很大。我说咱们权当在做好事,权当是为老百姓积德行善,别把积德行善停留在烧香拜佛上。我说要不然你问问你的妈妈,周围的一些老年人,还有一些中年人,甚至年轻人,他们需不需要防病治病?我们不说给人治病,但是我们可以告诉人们怎么防病,防患于未然。后来他们回家还真问了,问了以后家长都说是好事,真是积德行善。这么着就决心做了。
编 者:你当时肯定也得考虑市场因素吧?
郝亚宁:没有,当时明确知道很可能要赔,就是为了积德行善。我从来不去烧香,但是做这个事没有问题。我们是在空政小礼堂内拍的,拍了四十集,两个多月。2003年春天,正是“非典”闹得最凶的时候。好在大多数演员都住在空政大院里,都是封闭的,只有我一个人进进出出。我这人想得开,我认为该活的死不了,该死的活不了,从来不在乎。我是乐观派。这个戏也是在中央台播的,还得了“飞天奖”。说明做好事是有好报的。(笑)《武林外传》于2006年1月3日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黄金时间首播;2006年3月3日,中国教育电视台三套《首播剧场》打破“首播”的传统,开始《武林外传》的二轮播映;4月1日起,有四家卫星电视台相继开始地方二轮播出。
编 者:《武林外传》的发行很成功,这部分主要是您的工作吧?
郝亚宁:我们的分工是很明确的。编剧是最重要的,编剧能出来好剧本,导演能把故事讲好,而且能添彩,那就是一加一大于二。再加上投资人,假如投资人能把戏宣传好、发行好,就大于三了,是事半功倍了。《武林外传》为什么能够有今天这个结果呢?首先是跟上了时代的脉搏,而且很好地做了中西结合,甚至还有所超前。另外,在电视喜剧方面,太多年没有新东西出来了,《武林外传》从形式和内容上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再有一个,我们的整个运作是行之有效的。
编 者:《武林外传》进入央视黄金档顺利吗?
郝亚宁:中央台都是专业人士,同时也有很多伯乐。当然,什么东西都不会说所有人一看就好,永远是这样。不同的意见,只要是善意的,越多越好。现在你把《武林外传》拿出来和任何一个戏比,不论是和室内喜剧比较,还是和连续剧比较,确实有它的个性、它的风格,所以才能在中国影视市场上有一定的声音、一定的位置。我们拍到四十集的时候,已经拿给中央台了,中央台看了,本来想安排“五一”节假日播出的,由于各种原因推迟了,到2006年年初开播,而刚好《武林外传》也符合新年的气氛,喜庆、轻松、幽默,有喜剧色彩。
编 者:中央台也会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吧?
郝亚宁:中央台的戏是这样,你做的时候会跟踪你,不断提出修正意见。而另一方面,尚敬在部队、在中央台春节晚会也受到多年锤炼,他知道什么能过,什么不能过。比如财神写的戏里边,其中有八集戏全部被尚敬删掉,要求他调整方向,财神当时就懵了。其实这八集他写得也很带劲,从上海发过来,我们这边也拍了,但是还是觉得没把握,就枪毙了。这种严谨的作风是《武林外传》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一直说这是一部主旋律戏,我们的态度就是对社会负责。比如反暴力、反腐败、反赌博,环保、依法纳税、诚实做人,反对不劳而获,提倡人间真善美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积极倡导的。如果没有这些东西,观众就是笑死了,一点儿也意义没有。